>>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女儿在幼儿园

写作者:木鱼一声     日记本: 木鱼度日

日期:2007年04月29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11

  时间就是这样,在人们关于时间的喜悦与忧伤、迎接与逃避、珍惜与荒度中兀自一味向前奔去,留给人们的只有各自不同的经验和不同的感受。
  仿佛一转眼的功夫,孩子来这里的幼儿园上学已经快一个月了。
  这段时间一直是我负责接送,和老师谈及孩子的短暂接触有两次,一次是一周后,一次是前两天。
  看得出,老师还是喜欢这个“胆大而真实的”孩子的。
  女儿转到幼儿园的第一天,就在班里全体同学的面前唱歌了,第二天又给大家讲故事。可以说,没有经过过渡就融合到了新的集体当中了,这很让妻子和我感到欣慰,以前总是担心她会经历一段时间的难受的适应过程。
  很多时候,大人总是以自己的眼光来看待孩子,以为孩子只是自己的影子,在重新演绎自己的过去。这也是很正常的,因为人们思考问题往往都是从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的结构里获取资源的。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自己,而且,她在一天天长大,一天天增长着自己的个性。她的经历和心路和自己的父辈在逐渐拉开距离,这也同样是难免的。
  前两天孩子回来说老师让她参加舞蹈训练准备六一的时候表演节目,昨天老师跟我说要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不要影响演出。
  这也是让我高兴的事情。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被老师喜欢,当然,是一种理智的喜欢。这也是一次难得锻炼机会。我也看到孩子和我的差异,毕竟,我和她的生活经历有着很大的差异。
  前天幼儿园安排了一个讲座,主要是讲如何发掘孩子的潜能。当然也有一个目的,那是一个北京的儿童培训机构在做广告。不过在二十来分钟的听讲中我也得到了这样几点启示:
   第一,对待孩子要细心和耐心。细心才能发现孩子的长处和不足,耐心才会帮助孩子克服不足,发展长处。
   第二,一个习惯的养成大约需要45天的时间。当然,这也是耐心的一部分。
  同时,我也在思考,我们对孩子的不足和长处的认识怎样才算是正确的?有正确的吗?什么是判断的标准?社会的标准?社会有标准吗?社会的标准一致吗?我们怎么获知这样的标准?我想这是一些前提性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的结构,这构成了我们认识社会的“前见”。因此,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识,这样才会有不同的家风的问题。学校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但是学校教育一个很重要的缺陷就是理论教育和现实做法之间的悖论。
  可见,养育孩子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我们不能持怀疑主义态度,但这需要我们认真地对待自己的人生,认真的理解社会,言行一致,这样才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产生影响。
  我也担心,在我这样想的时候,是不是唯理主义又在侵蚀我的灵魂?
  

完成时间:2007.04.29 08:45:00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4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