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仰望,月亮之上,有多少梦想,在自由的飞翔……”
流行歌,也是守望,只是担心,脖子是否受得。反正我有颈椎毛病,老抬头不是回事。前些日子的日全食,说是罕见,也没舍得。连春节的礼花焰火,也仅仅是瞟了一眼而已。
农村是绿的大本营。历史回顾,有三下乡的故事,远比现在的所谓“三下乡”磁实多了。其一,祖籍农村,黄泥滚大的、二是接受再教育,到现在也没弄明白究竟是谁教育了谁、其三,重返广阔天地,挂了虚名,还有扶贫之类的。不管乍的,绿色是卯足了,记得曾细细数过麦苗几多片,稻秧几多根,苦荞几多两。
尔今也数五环,奥运的故事,也有绿环。
倍受追宠,除了极少数的不敬之辞,几乎一色的赞美。特别是如今的市场与生活,仿佛只要与绿有源,便风光无限。
我谓绿,并非虚无的,或者人为的,更有挂在空中的,或者臆测的。而是实在,田野的、枝头的、摇曳的、波浪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挞送青来”,是醉了的绿,沁人心脾的绿。也许有土腥和或多或少牲畜的粪便味,脚下有涩涩的、滑溜溜、毛茸茸的感觉。空气中有草香,甚至是腐烂的植物的弥漫,觉得都熨贴,至少是那种感觉:还在大地上,厚重、实在、根基不动荡。
许多的时候,就不声不响,在山坡上、小河边、灌木丛里,看天上雾的游离,观地上昆虫的舞动,听小草轻快的拔节。再翻翻书、品品茶,什么都忘了,大有“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之感。
后来读《最后一片绿叶》,更震撼了。觉得窗口依旧是我的窗口,绿叶依旧是我的寄望,思念又有了一种灰色的升华。或如现在,阳光温温柔柔的,窗外的叶微微,更多的青翠欲滴,少部分黄了。觉得它们即使陨落,也无愧为一种庄严和神圣,至少它完成了一红使命,可以不虚此行。
朋友说伤感了,觉得也许。
把真实的撕破了,比掩饰的好,至少不做秀。
喜欢绿色,生命的不屈比挠,守望绿色,它的感知与延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