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茶,开了汤,好色好水好味。绝对是从云里雾里来的,一芽芽采,一捧捧炒,一片片选,一点点品。
“扬子江中水,蒙山顶山茶”。一种形容,但蒙山我登过顶,拜过陆羽仙人,觉得好山好水好茶无疑是我师。
那年在广州,喝早茶,喂饱了肚子之后,明白是怎么回事。后来喝早茶,在办公室里,几乎是例行公事,再后来也明白,开始糊里糊涂,终于知晓,但毕竟迟了。再再后来改喝凉白开,是大夫说的,早一杯,清洗肠胃,还有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有利而无一害。
咖啡也能对付,包括可乐,以及各种饮料,大多能容,当然茶是最爱。觉得要做爱国主义者,也要考虑国际主义因素,况且现在全球化,我们也得化全球。
这几天电视老讲茶,更多是围着茶经济、茶产业,也竭力包装了茶文化,渲染了茶道之类的,也不错,谁叫有那么多门道。而且也无可非异,这本来就是一大文章,扶上发展的平台,做好了非常不易。
看电视、读书、聊天、上网,都是茶陪伴着,而且乐此不疲。还有水吧,只是不适应那情调。
有朋友自远方来,茶是第一款待。他说喝不惯我们的清茶,还是花茶好,香味足。于是改一珠兰茶,连连叫好。其实,我是不喜的,有了其它的味,就少了几分自然味。亦如为人,许多时候就这么想,明知狭隘了,圈足了,但愚笨毕竟愚笨,转弯需费老大的劲。
后来迷上了下午茶,这是深谙此道的传授。其实也没什么特别,不知是有碍于早茶的讲究,或者中茶的匆匆忙忙。午后无事,便可冲上一杯,温吞偏上水,七分浸泡,八分心境。最好是独处,或大树下,或窗户前,点缀几朵蓝天白云,听听细雨也可。要的是兴致,半眯着眼,尔或鸟语,尔或风声,还有潜意识的天籁之音,加些胡思乱想,就足够了。
“春茶担起三江水,青峰无心作嫁奁”。品茶并非灌水,也非应酬,喝、品、回味三步曲,享受个人的,特别是那种悠然与自得。舒展就好,那些刻意的手段、仪式、器具、氛围,还有诸如深邃的内涵、做秀的道行,是在特别的场合,可以相得益彰。我的午茶仅仅是消遣和品味生活的一部分,非常随意,何必弄得玄之又玄。
午茶清心,养性,也许还开胃,这是我的观点或者胡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