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野听

写作者:木犀子     日记本: 青春的印记

日期:2007年04月23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215

  
  
   这个命题有些唐突,至少是合不了思维。我觉得只合一时之心境,便胡乱诌之,而今眼下,胡说八道之多,我至少不是空穴来风。
   这些夜晚,叫夜雨给折腾的,于是浮想连翩。比如风之声、雨之语、小草承露、树叶婆娑,多有悲凉之感。其实,是需要春和景明的,那怕一丝微不足道,只要能出无限,便顶礼膜拜了。
   觉得野听就是走进自然,安抚其心,把诸多烦恼一扫,滤些天籁之音。一曰风之声,贴着地面过来,或者树尖、岩缝、水的皱纹。恍惚之间便有颤栗,拨动琴弦一般,连细胞都舒坦。二曰水声,特别是于缓和,或山间缠绵,或板桥遗迹,更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还有千古倒挂、飞团瀑流,以及“云清清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其三就是鸟语了,每至晴初霜旦,便格外的欢。这是最基本的和谐之音,每每有若干或些许躁动,听的三两声,便烟消云散,觉得熨贴之极。这是一种纯粹的呼唤,没有掺杂任何世俗之念,更无红尘瘴气,自然透着莫大的惬意。另外还有无语之语,或如空气的波澜,草的拔节,叶的轻翻,只有靠心去体会,感官去顿悟,意会而不可言传。
   我是爱的,而且非常的不释手,特别是城东去几公里,便有一绝佳之处。几是山随平野,月涌大江,人入画中。往往什么都不需,就这么或坐或躺,芳草凄凄,微风拂面,溶于山水,静心沐浴,一两个时辰足也。记得年少时曾在一石上题记,“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同学笑痴还不以为然。而今回味汗颜也,“曾经年少爱追梦,何得自然一真谛”。那年重游,早渺无踪迹,最好,岁月剥落,风雨抹去,心若止水,仅有的痕迹就在记忆中了。
   而今不易了,虽身居陋室,但几在钢筋水泥笼中,闹市喧嚣,多有窒息之感。偶得鸟鸣,便兴奋不已。
   每每再有野听之意,但总感味差,更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完成时间:2007.04.23 14:30:33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9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