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季节使然,这段时间总是夜雨,稀里哗拉的,尔或点点滴滴。
经验之谈,非好兆头,大旱之前奏,去春亦如此。称百年不遇,有苦头,所以就关注。百姓苦,商家兴高采烈,特别是空调、风扇、冰箱之类见风涨。还有冰棍、冷饮,就连啤酒、西瓜行业则是大快朵颐。
我,小人也,顾不得那么多,想想各自的日子。
但夜雨总贫,烦,于是胡思乱想。
其一,悲悲戚戚。这几乎是痛病,“细雨敲窗不忍听,南柯续断又几回”。似乎落到了某个点子上,越发不可收拾,便浮想连翩。把些深处的事,或者遗漏的,还有本不愿提起的,一起拨弄出来,使劲琢磨。这时节,尽是伤痕累累、枝枝蔓蔓,仿佛均为凄风苦雨,愁云惨淡,比窦蛾还冤。古人就如此,何况今人,估计有文化遗传,觉得抒情莫过于此,最是心泪。所以,千古绝唱,多发于此。
其二,稀里糊涂。也大有人在。“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来明日忧”,洒脱的很。夜雨无非催眠,何论有无节奏,风声雨声,正伴好觉。明朝一切依旧,我行我素,何苦小肚鸡肠,无端寻得忒多烦恼,替的古人担忧,揽的那门子迂腐事。忽如一友雨夜来访,豁达之极,虽浑身累赘,觉得胡吃海喝、尽享人生,心宽体胖、尽得潇洒走一回,何必苛刻自己。
其三,担惊受怕。有一邻居最惧风雨,特别大起大落。觉得终有神灵作祟,或如三点,或如五分,恰到好处,过之则不吉。每每得翻雨甲子,以求解索,否则便念念叨叨,顶礼膜拜,惶惶不可终日。
其四,见风似雨。本也无可非异,只是谈之色变、加油添醋、夸大其词、杞人忧天。动则引经据典、滔滔不绝,更是过于敏感、封皮就信,弄得食不甘味、睡不寐寝。大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之势。
其实,心境各有所持,只是笔拙无以能数,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仅在散发之处,只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总有感,如托尔思泰“幸福的家庭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