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浮生札记》,介于似是而非。
觉得浮生似随手拈来,也捉摸不定,也魔鬼憧憧。
或如:大片的桃花下来了,来不及柔弱,仿佛春天的嗜血。结局自然是洒了一地,没有撕心裂肺,不知是它辜负了命运,还是命运捉弄了它。
其实我对桃李感触颇深。记得读书时,窗外就不少,一串串、一树树,更多感叹的不是姿色,而是命运。就如我辈,在动乱之时,将予何处。那时有一流行语,未来不是梦,都篡改了,还是梦的成分居多,至少是连触摸的资格都没有。
敲打着,无法消失的深痛。
记得曾经在咆哮的大风里奔跑,采摘开着翠蓝花的野瓜。又在荒秃秃的原野,找一簇蓝幽幽的火焰,再把风中的云和云做的雨放进心里,多么的狂喜与惬意。还有登高而眺,或者快意山水,现在想来,颇得有种超现实主义的气质和疯狂。
大风作伴/我奔跑/在徘徊路口/只为寻找那一簇幽幽的光。
记得有一所谓的游方僧说禅,他称无相,大可以竭尽无限深邃,小可以基本粒子质子。我说就是一茶,普通的,三五毛一撮,贩夫走卒、市井小巷,自然的生活,平淡的生命。虽然浮生是无奈的,但有异曲同工之妙,于是各饮一杯,再同一杯。
影子很平静,尽管落寞,偶尔也疯狂。而影子在追随,人生却继续。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心旷神怡,莫过于净土上的白云。
“戚戚于贫贱,芨芨于富贵”,放眼望去,何谓山之高,地之阔;攘攘人世,何为睹物之喜,何为思虑之忧,雾里看花乎?
紫气涤俗尘,清风解梵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