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团团簇簇的,姹紫嫣红。
美丽也有错误,比如微笑也有杀手。于是“花粉病”有了,而且百之有二三,是电视说的,挺邪乎。
从来知“花气袭人知昼暖”,而往往忽略“美丽的陷阱。”
倒记起读书时糊里糊涂的踏青,不是效仿,而是一种嘻戏,老师说了许多“绿”的好,还有胡乱也念了些长短句,于是就一窝蜂了。
于是就有了“花咬人”。绝非杜撰,也非典故,而是实在。
应该是菜花世界,铺天盖地的,每年都如此,眼球都不够用。最兴奋的自然是女生,飞花扑蝶,数不清的绝妙摆酷,倩影无数。后来有人病了,头昏气闷,恶心呕吐,而且还严重皮肤过敏。看医生结论自然就是“花粉病”。
有调皮男生戏之曰,非病而是花咬人,于是就传开了,倒成了代名词。细揣摩也无所谓,至少没恶意,倒是戏的成分多些。
花不是随便咬的,真能享受这待遇还不容易,也可以说是格外的青睐。再后来就淡化了。
以后读些玄学之类的,逐渐知晓什么“双刃”,或者美丽与错误的混淆,还有不可捉摸和偶然与必然。其实不知还好,至少可以朦胧,或者几分有待琢磨。而一旦明了,就丝毫无意思,也缺乏回味了。
前不久,还见着“花咬人”,童心未泯,“还咬吗?”“非也,不是它咬我,而是我该咬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