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放学回家了。爸爸在家做晚饭,孩子开始做家庭作业。
“爸爸你晚上上班吗?”
“不上呀!”以为孩子很高兴。
“妈妈呢?”
“妈妈上班。”,爸爸说。
“你感觉高兴吗?”,爸爸问。
“我不高兴!”,孩子的话让爸爸心里有一种别样的滋味。
“为什么呢?”,爸爸不甘心地问道。
“我不喜欢你!”,爸爸的心紧了一下。
“为什么呢?”,爸爸有些难过地问道。
“就是不喜欢!”,孩子有些不耐烦。
孩子的话引起了爸爸的沉思。
孩子是个女孩儿,胆子不很大。爸爸对她的呵护应该是无微不至的呀,爸爸的和蔼可亲应该是有目共睹的,爸爸应该是个好爸爸。
爸爸努力的回顾孩子的成长经历:孩子读书前,特别喜欢爸爸,因为爸爸总喜欢跟孩子一起游戏;孩子读书了,作业交给爸爸,出了错,爸爸非常生气,“我不喜欢没有用的人”,孩子的眼里有了恐惧;孩子以后的作业就不愿意拿给爸爸看了;考试得了一百分都没有勇气给爸爸······
是不是很少有的几次凶神恶煞,呵斥打人给了孩子强烈的反差;是不是太高的期望值让孩子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爸爸感到十分困惑!爸爸争取改变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爸爸相信那一天不久就回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