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儿子开始拉琴。当时我正在屋子里乱转,并没有在乎他拉出的是什么音,有没有调子。对于音乐丝毫不开窍的我总是非常的迟钝,他拉了这么久,我依然分不清最基本的音符。
这次他拉的是首新曲子,在他刚刚拉了几个音节后,心虚的对我说:“抱歉,你今晚还得忍受像昨天那样的断断续续、吱吱唔唔的声音。”“哈”,我一听大乐,“小子,用词恰当呀。”仔细一听,果然,和拉锯并无二致。
可是,就是拉锯,也蛮动听的。
通常,他写作业的时候不让我近前,但是拉琴的时候,总是希望我在旁边。而我既便在忙别的事,也总是适时地给上一点掌声,儿子很受用的。
“没关系,拉熟了就好听了”。在我的鼓励下,他自顾自的开练了。不一会儿,调子已经能顺下来。我还没想到夸奖一下,儿子已经放下琴跑到我面前,自豪的说:“拉了两遍,已经能拉下来了,昨晚拉了半个小时都不行。”“看来也不算难嘛,我真是个天才呀。”我都没接上话,他就这样自恋的夸奖起自己了。“去,接着拉,把时间拉够,可不要再浪费时间了。”这个时候是需要凉水的,这小子,就是经不起夸奖。连老师都对他的评价是:“喜新厌旧。”总想学新的东西,只要会了,就不再下功夫。
在他的吱吱唔唔的调子里,我拿起笔,写下了这样的句子:
入夜
丝丝扣扣的弦音
静静的流泻
思绪刚刚打开,正准备继续,“在写什么?我看看。”儿子一把抢过去我的本子。我起身要夺,无奈他东躲西藏,我拿不到,只好大喊:“不能看啊,这是我个人的东西,你看不懂。”“我都13岁了,我能看懂”。“等我写完了再让你看。”我只好投降,没办法,他是个大小伙子了。
灵感就此撒腿就跑。
不过这样真实的生活,感觉极为美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