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临时任务

写作者:phjack     日记本: 让痕迹随风飘荡

日期:2007年03月18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77

   今天,央行调整了存贷款利率。从上到下,要写反应,害得我忙了半个下午。累死了,其实网络上反应比较多,大同小异而已。看看我综合的吧,算交差:
  
   对央行上调存贷款利率的调查反应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7年3月1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52%提高到2.79%;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6.12%提高到6.39%;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这是央行2007年以来、在连续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首次上调银行基准利率。对此,我支行启动快速反应调查机制,对社会各界进行了调查。
   一、社会各界反应
   (一)政府部门认为:意料之中的意外,符合市场预期;主要担心政府类贷款还贷压力和对当地经济发展影响。
   政府相关部门表示,说央行加息是“意料之中”,是因为今年前两个月,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535亿元,同比增长23.4%,远高于去年12月的13.8%;2月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高达17.2%,比上个月高1.2个百分点。前两个月新增信贷近1万亿元,接近去年的1/3。同时,居民消费物价指数2月同比上涨2.7%,连续3个月高于一年期存款利率。我们也不例外,1-2月全社会投资完成12.87亿元,同比增长29.6%,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22亿元,同比增长71.5%,工业生产性投资完成7.06亿元,同比增长11.2%。2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58.32亿元,同比增长26.5%。1-2月新增贷款是去年全年新增贷款的55.46%。加息便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对宏观经济影响不大。
   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表示担心政府类贷款还贷压力。今年我们有14.7亿政府类贷款到期,占全部政府类贷款的36.08%,而上调存贷款利率,进一步增加借款利息成本,还贷压力明显增大。此外,加息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有所担心。我市是以服装、光机电等出口外向型经济为主,企业议价能力弱,无法实现利息成本向国外商家分摊,会反过来对全市出口形成倒逼机制。为此,只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性发展之路。
   (二)银行部门认为:对银行利润影响不大;对投放贷款可能有所抑制;对房贷固定利率持谨慎态度
  银行表示,本次存贷款利率调整采取了联动方式,存贷款利差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这样对银行利润影响不大。目前,银行的利润来源除了存贷款利差外,各行很注重于发展和提高中间业务方面的收入,比如代理基金、保险等。对整个贷款利率水平提升也不明显,如农村合作银行本来贷款利率上浮比较多,也不可能一味提高。此外,尽管此次加息幅度并不大,但银行在投放贷款方面应该有所抑制,尤其是对中长期贷款将有所调控。
   同时,银行对房贷固定利率持谨慎态度。由于现阶段,房贷的结构性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贸然推出固定利率,将减少银行的收入。同时,房贷属于周期长的个人贷款,如果把利率固定化,那么银行将承担全部长时间加息的金融风险。这需要银行对利率升息周期或是降息周期有个明智的判断,而银行目前显然没有这方面的准备。
   (三)企业认为:贷款大户影响大;中小企业认为利率微调影响不大,希望银行能保证信贷投入;部分企业对存贷款利率联动持不同意见
  从部分企业调查看,贷款比较多的企业,加息直接加大了其成本,最终影响其利润明显。如某股份公司认为,提高0.27%贷款利率,对该企业每月增加费用130万元左右;中小企业表示,资金成本增加倒是一个次要问题,当前最重要的是能从银行贷到款。企业纷纷表示,没有资金,利率再低也没有用;部份企业认为银行利差太大,银行利润这么高,还要企业承担这么高资金成本。认为存款利率上调幅度应该比贷款利率大,适当增加银行放贷成本。银行存贷差,究竟有谁确定才合理?要不要听证?只有尽早放开存贷款利率,才能体现出银行的经营水平。
  大多数开发商都认为此次0.27%的加息幅度不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此次加息的幅度,相对于一个投资动辄数亿的项目来说,增加几十万的成本是微不足道的。主要是目前部分地区房地产销售本来已经冷淡,贷款利率上升后,居民购房热情更低了,可能造成空置房上升。
   (四)居民认为:最担心股市波动;最关心每月供贷成本,渴望固定利率;储户对存款利率不敏感
  股民担心又一个“黑色星期一”。2005年6月上证指数从900多点上涨以来,上证指数在1年8个月内上涨了近2倍,多数股票都已经翻了好几倍。此时加息,回调难免。对基金收益也有影响。也有的认为,银行股基本调整到位,深幅回调不可能。
  居民最关心住房贷款利率提高后,自己月供增加了多少,银行执行什么利率标准等事项。对于使用商业性住房贷款的市民,对于未来加息的预期增强,有心理压力。居民渴望银行推出合理的房贷固定利率。此次央行上调贷款基准利率,居民普遍感觉到未来将进入加息周期,迫切需要银行推出合理的房贷固定利率。固定利率实质上也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对银行和购房人而言,固定利率消除掉了对未来风险或者收益的顾虑。
  储户对利率反应不灵敏。从银行柜台看,从商业银行储蓄所柜台来看,办理转存的业务并不多,与前几日没有区别。主要是年纪稍大的人来办理转存业务的多一些,而年轻人不是特别在乎。
   二、政策效果预期
   1、加息起到抑制作用比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更为有效。综合媒体认为,针对实体经济层面出现的物价水平高企、贷款增速过快、经济增长过热等问题而言,央行加息比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更为有效。提高银行存款利率,有助于一部分社会资金选择银行存款这种形式作为其避险和逐利的方式。尽管我国银行存款的收益率并不具有投资意义上的足够吸引力,但其安全性和流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种资产形态的缺陷。因此,如果我们认同股市的泡沫已经到了必须抑制的程度,则加息有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2、综合运用各种货币工具和财税政策才能遏制流动性过剩。当前要遏制流动性过剩、防止投资反弹等问题,最根本的是要优化经济结构,除了货币政策之外,要同时加大财政税收政策的配合。
   3、加息的效果还有待于观察。加息政策有滞后效应,对收紧流动性效果很难说。从加息来看,给人民币汇率带来压力,当然也会给资本内流带来负面影响。此外,加息将会给A股带来不好影响,A股已经盘整很久,正在处于向上与向下的方向性突破,加息使向下突破可能性加大。
  

完成时间:2007.03.18 15:51:21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8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