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寂静的夜,枕边的书常常哄着自己入睡.其实能留在脑海里的很少.
昨晚翻了久违的[论语],却留下了印象.
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对孔子的这段话,前四句我听过,也借过孔子的话说明自己的年龄段.什么"而立之年""不惑之年"了,可是"耳顺"还真没听说过.就琢磨起这"耳顺"到底是什么意思来.
耳朵的功能是听.人生下来就能听.可孔子为什么要说六十才"耳顺"呢?他老人家一定是说会听了.小孩子是能听,可他听到什么是什么,他不会分析地听.这"耳顺"可能就是边听边分析.记不起在哪本书上看过这样一段话"奉承话,讲得再甜,也要当心听:是非话讲得再神,也要有选择地听:批评话讲得再刺,也要虚心听:表扬话讲地再实,也要减半听.
"这大概就是"耳顺"了,会听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