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打开博客,看到了清泉的“撰写也要平民化”,很有共鸣。原本是要在后面跟贴的,这样我的感想就是有根据而发,可是那个网站居然是非正式注册用户不能发、跟贴,我就只好在这里写下一时的感触。
近来,在网上流行着一种说法——“草根文化”。博客的盛行,使所有有写作欲望和梦想的人得以抒怀。清泉的说法我以为与此不谋而合。
既然,博客能够盛行,那么,我们在教师群体中倡导平民化的写作也完全成立。
我以为,现在论文、课题、案例、反思在评选的方向性上,都体现着这样的趋势。
我们幼儿园,几年来所累积的观念是有所偏差的,这在2005年的论文中还不明显,可是经过2006年上半年的发展却偏了方向。
作为被幼儿园说成很会写的一名普通教师,我感觉自己也有责任,因为大家觉得我的文章写的好,而事实上我自己有偏差,是不是由此也有误导作用呢?
这个问题,在我细读2005年获奖论文的时候有所感悟,也因此在今年暑假撰写论文的时候我做了改变和尝试。只是,当时也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
2006年的评选结果,让人失望,但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我想写作平民化会让教师轻松许多,也会让我们更多的教师喜欢上写。但有一点值得警惕,平民化只是过程和手段。平民的背后,我们更要注意将自己的“得意之作”阅读和修改,这样才能自我提高、才能出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