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务实

写作者:蓝秧     日记本: 简单生活

日期:2007年02月03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01

  昨天下午听了一场报告,关于“教育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的。
  
  我听得很认真。因为我喜欢任何可以学习的机会。我以为,一个人既然能来做报告,那么他必然有一些东西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是有价值的。能不能有启发和收获,就看听者能否和做报告的人产生共鸣。
  
  在报告开始时,朱老师的一句话,我很是喜欢。他说:“你们不用全部记下来。能记下对你有启发的,你感兴趣的就可以了。”这个人,实在。
  
  而事实上,就我以往听报告的经验,我觉得如他所说的记录是最真实、最有用的。很多时候,我的本子上一字未写,并不能代表我没有认真的听,很有可能是我听得太入迷了。另有时候,我的本子上密密麻麻,一字不漏的抄下板书。但是这两者对于听报告的我而言都不是最理想的。前者,让人兴奋,但仰望的角度太高,够不着,最后是激动之后没留下什么。后者,与记录的详实不同,实则很有可能表示我没事可做,仅以此来彰显我的认真。在我的经验里,最好的状态,是把自己有感触的写下来。这样的报告是对自己最有帮助的。
  
  昨天的报告很务实。虽然我坐在第三排,虽然凳子很硬,虽然空调吹得我头昏昏,但是在我的记录本上,还是留下了两个大大的五角星和一个小小的五角星。
  
  大五角星之一,是关于“教师要学会看课”的。工作以来,从一开始观摩活动的兴奋到现在的疲倦,我觉得听课对我的帮助越来越少。对于自己而言这是一种非常糟糕的状态,所以有些时候我宁可选择不去听课,与其又是这样糟糕的状态,不如专心做点其他的事情。但我也知道,症结可能就在于我不知道怎样去理解一次公开活动、一堂课。朱老师报告中说,看课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关键性事件。(重点、难点、主体情境。)
  
  2、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说话,坐的位置,走动——停留在哪个小朋友那里等等)这点对于我而言是新鲜和陌生的。尤其是关于说话的分析,象是在我的眼前打开一扇新的窗户——“要留意教师出示材料之后的话,提问的话,评价的话”结合他所举的案例让我明白得更为清楚。作为幼儿园的语言教研组长,我一直很注意每一个活动中教师的语言、孩子的语言,但我觉得自己关注的是有所偏差的。联系自己上次写的案例——“追求有活力的语言”,现在看来当时觉得好,跟我自己的观念偏差有关。在上次君君的音乐活动中,我已经留意到这方面的原因,教师如何回应幼儿的回答是我们年轻的幼儿教师需要思索的问题。但是,在听报告之前,如何去捕捉课堂中教师有价值和无价值的语言我比较模糊,现在则有些清晰起来。
  
  3、关注幼儿的学习状态
  
  4、关注细节
  
  5、关注轶事趣闻
  
  大五角星之二,我打在了对“好的案例”要点的诠释上。写案例分析写过很多,我自认写得很认真努力,可两次送评都没有任何消息。我并不是遗憾没有获奖,而是警觉自己的案例方向肯定是不对了的,但一直没找到好的机会来给自己纠正。此次朱老师关于好的案例的5个“要”,我印象深刻:
  
  1、主题要深刻
  
  2、题目要传神(相比论文的题目,他更灵动、活泼)
  
  3、案例要典型。我以为自己在典型上是欠缺的。
  
  4、过程要生动。(不要长,要短小、生动)一直以来写心情随笔的时候,大家都说我写得很细腻。但看自己的案例和叙事描写就显得粗糙了,因粗糙而生动不起来。
  
  5、分析要深刻。这就看各人的理论积累了,所以要多看书。
  
  最后,还有一个小的五角星,我打在一句话上:结合平时工作进行研究是最主要的。这句话,肯定了我自己这一年来的努力方向,我的动力更足些。
  
  一场报告,一个下午。虽然做报告的是一个数学教师,但我以为他的文字造诣是不亚于一个语文老师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朱老师一直强调读书、看杂志。我想,一个如此钟情于看和读的人,无形中他的语言修为也将提高。
  
  但同时,我也看到了他的特点,语言非常的严谨,可能缘于他是一个数学老师吧。这恰是我所缺乏的,也是我们很多的年轻教师缺乏的。
  
  零星的感受,也琐碎。但不细究,单讲总体的感觉的话,我只给这场报告两个字——务实。
  
  虽然朱老师的普通话离字正腔圆还有距离,虽然他的语气语调都很平淡,但因为务实,特别精彩。
  

完成时间:2007.02.03 16:14:55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8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