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我在本学院没有课,这并不妨碍教务办公室安排我监考。
一共两场,一次是16日,另一次是今天,也就是24日。
16日参加考试的学生是初中毕业后到一个中专里面上三年,然后到我们学院上两年,最后拿一个大专毕业证。这叫什么“3+2”办学模式,具体怎么回事,我并不太清楚。
今天监考的学生,是通过高考上来的。我们这个学校在本省是一批B,在外省是二批招生。
我监考的这两场,大专班是英语,04法学是《民法分论》。在这两个科目的考试中,学生的表现真是迥异。大专班的学生没有一个不交头接耳的,一个个好像屁股下面是火焰山,非要扭动才能减轻痛苦。有一个学生,很帅气,脑袋上大概还喷了什么水。刚过十五分钟就要交卷,答题卡倒是填完了,看那翻译题翻译的足以显示出水平,什么也不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大家答得普遍都不好,基础太差,但大家仿佛都相信别人,非看别人的不行。真让我哭笑不得。
法本的学生纪律特别好,教室里几乎没有什么声音,大家都在认真答题,独立自主。监考很是轻松。
听老师们说,大专班的学生大多家里很有关系,他们就缺一个文凭。我们的法本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他们的就业很成问题,就业率在学校里面是倒数。
不同行为背后是不同的观念,不同的观念背后是不同的制度背景、家庭资源。
多生嗟叹。
只能默默祝福学生能够早日适应这个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