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来信 ——
“ 莲莲好!
首先要感谢你对我的信任和垂爱。
其实对于诗歌创作我也是门外汉,也是一路摸索着、行走着。 且不敢说授教,我且将自己的心得与你交流一下,希望我们共同进步。
诗歌是纯心灵的东西,创作尤其需要完美的心境和喷薄的情感,假若诗歌没有情感,也就失去了诗歌的血肉。若有感情,便能才思泉涌,下笔有神。
诗歌要有点小意思,五四时期的小诗歌给我们的启示:1是蜜,2是刺,3是身体。
诗不是蜜,但它能粘住一切。刺不仅仅是指批判的色彩,它也指的是巧慧,能让人为之一动,仿佛受蛰。小身体是指言约意丰,这需要语言功底,需要作者长期的锤炼。
另,我个人比较追求意境美,我认为意境美也是诗歌之美所在。在习好基本功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追求的更高远些。
这些观点全属个人见解,若有不妥之处,可提出与我共同探讨。希望我们在诗歌道路上都能走的更久,更远。
同祝:新年好!:) ”
学生回信 ——
“诗黛老师,让我说什么好?感谢你在百忙中给我回了信。你在信中言约意丰的指教,再次让我体验了那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动。此刻我就是千遍万遍地对你说:“谢谢老师!”也难以表述我不胜感激的心情,只有好好在学习中锤炼的份儿了 ......
老师,我会永远记住你极经典的一席话:‘ 诗歌是纯心灵的东西,创作尤其需要完美的心境和喷薄的情感,假若诗歌没有情感,也就失去了诗歌的血肉。若有感情,便能才思泉涌,下笔有神。......诗歌是蜜,它能粘住一切;诗歌是刺,它有批判也有巧慧;诗歌是身体,它常用言约意丰来表现。写诗需要语言功底,需要长期的锤炼,意境美也是诗歌之美所在......。’
老师,在我遥远的思念里,改变的是岁月,不变的是我永远敬爱你的心!真心祝愿在新的一年里成功和快乐永远与你相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