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一碗水和一桶水

写作者:鸣笛     日记本: 岁月的痕迹

日期:2006年12月23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1291

  外出学习两个月,回来仅事务性的杂事就忙了一个星期。主要是各方面总结和明年的工作安排。
  好不容易迎来一个周末,天气又特别的好,答应了朋友相约去金阳新区聚会,却因新农村建设的防灾教材没有编写而不能成行,为这事整整弄了一天。
  写这教材的难点不在识灾、防灾,而在新农村究竟怎么建?我知道这本来不管我的事,可是农民问起来总不能“鸦雀”吧?要给人家一碗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所以大部分时间用来复习北大老师的讲课笔记了。我记得刘伟教授和从日本回来的张政教授都讲过相关的内容。
  临时抽调来的这140几号团员平时都分布在各个单位,多数还是学生志愿者。要他们分别下到18个县的乡村,总不能拿全国的教材忽悠人吧?作为常务副团长的我自然得结合省情编制一套比较适用的讲义。
  好在原来为县市长和军队抢险救灾编过教材。但给最基层的农民兄弟讲课,得用最通俗的语言,道理说大了没有人愿意听。相对于大学老师和学生志愿者而言,我们干野外工作几十年,参加的抢险救灾无数,而且掌握了全省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有这个比较优势。
  要说表达能力,我认为那是个人的事情。当然有过经历的人不会有什么问题。学生本来就是借这个机会下去锻炼。
  东西是出来了,可是效果如何,下去以后才晓得呢。等我28号讲完第一堂课以后,想必就会知道结果。
  还是那句话: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边讲边改呗。
  

完成时间:2006.12.23 23:41:41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2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