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空谷幽兰般的情怀

写作者:幻胜海     日记本: 不说

日期:2006年12月22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284

  朱良志先生的《曲院风荷》中《空山》一文,读起来很有参禅的况味。文章说,在中国哲学中,空代表一种重要的思想。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及《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所表达的即是“空山”不是一座山,而是一个世界;不是几棵静树,数片飞云,而是一个心灵空间的思想境界。
  
  在中国美学中,空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认为“空中有无边的妙色;有绝妙的音乐;还有灵气氤氲流动”。我很喜欢作者对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词中的阐释:“月光透明,湖水透明,我心也透明,我以自己清洁的心灵去面世,我以灵魂的孤光独照人生坎坷的路,沧海茫茫,我自悠闲;扁舟一叶,独临万顷”。作者说这是一首空灵中有妙音的杰作,而我更想理解这首词中所包含的人生哲理,在我看来,这“空”里有我,我里有“空”,在空明的世界中荡去机心,荡去尘染,以真我的灵魂直面人生,从芜杂的事物中得以超脱,感受心灵的渴望,并享受其追求的快乐,此番境界又有多少人能做得到?
  
  文章讲:“中国艺术的极境如空谷幽兰,高山大川之间的一朵幽兰,似有若无,也无人注意,在这个阒寂的世界中,它自在开放,没有人的干涉。小小的花朵散发出淡淡的幽香,似淡若浓,沁人心脾。这样的美淡而悠长,空而海涵,小而永恒,其最大的妙处在于:它在空中增强人们玩味的空间,在于其空灵中的实有,静穆中的崇高”。作者是从艺术的角度去讲述中国艺术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追求,但对于不是从事艺术的普通读者来说,一方面了解了中国艺术的奥妙及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一方面又能从中体会得到处世的态度。
  
  过去些年我去过了几座城市,登上了著名的黄山,参观了“神州五号”航天技术展览,最深的体会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感觉到作为人的个体的渺小。我们只不过是大海中的一滴水,沙漠中的一粒沙。然而,我们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有自我存在的价值,如果我们每一人都拥有 “空谷幽兰”般的情怀,向世界散发出自身的能量,自我的幽香,摒弃过于繁重的世俗负累,心灵拥有一份“空”的宁静,那我们生命的意义也可以说是“淡而悠长,空而海涵,小而永恒”了。
  
   佛家有一句话,凡事随缘皆有味。对于任何事物都不苛刻,不强求,时常观照一下心灵,正所谓“虚怀以纳万物,静虑以明事理”,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吧
  

完成时间:2006.12.22 09:23:30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8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