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感谢死者,尊重生命

写作者:医生nihong     日记本: 工作中的见闻

日期:2006年12月21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277

  电视剧《陪读》里小山的母亲陈静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她墓碑上的两句话让我至今难忘;“躯体献给祖国、爱情埋藏大地。”关于捐献遗体让我想了很多,
  
  捐献遗体主要用于医学解剖课使用,解剖学是医学院临床医学的必修课之一,我当年所在的医学院,尸体的主要来源是被执行死刑的犯人,如果尸首无人认领,解剖系的老师就会把他们运回来,经过处理,用来给学生上解剖课,因为尸体极少,几个学期反复使用,为防止尸体腐烂会用药水浸泡。每到上课时,整个教室都弥漫着刺鼻的气味。
  
  国内主动捐献遗体的人很少,这或许与尸体使用后能否正确处理有直接关系。
  
  有一篇《感谢死者、尊重生命》的文章,讲述的是德国图宾根大学,每学期解剖课上都会有50多具教学尸体供学生使用,新学期的学生又会从全新的尸体上学习.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志愿者捐献尸体?
  
  每学期解剖课结束后,学校组织隆重的追悼仪式,每个到场的人都衣着庄重,神情严肃.在大学合唱团深沉的和声中,就座.追悼会由主教主持,参加者除医学院院长,解剖系教师,全体上解剖课的学生及所有死者的亲属,还有一些打算捐献遗体的人们.在追悼会上,学院院长及学生代表致辞:感激志愿捐献遗体者及家属.以无私的奉献支持解剖学,由衷的祝愿死者安息...追悼仪式后,遗体将会被火化.
  
  在仪式的感召下一些已年迈或已患上不治之症的人与大学签下志愿捐献的协议.
  
  这样的追悼仪式是真正的医学第一课,是最生动的关于救死扶伤的医德教育.很值得我们国内的医学院借鉴。
  

完成时间:2006.12.21 18:38:03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8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