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心灵一片绿阴
何宗焕
“让学生在树下多坐一会儿”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命题,它能引起诸多联想。自上个世纪提出“减负”的口号以来,大家都知道了学生的负担有多重,“减负”成了最紧迫的话题。到如今,学生的负担到底减下来多少呢?谁也说不清,这还是一个没有结论的话题。
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语——“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子”。能够跳起来并且摘到果子,固然是好事。但如果负担过重,成天一个沉甸甸的书包,还有挥之不去的精神压力和包袱,压得他连气都喘不过来,他又如何跳得起来呢?只怕他连跳起来的勇气和欲望都没有了。
学习的过程是跋涉的过程,也是发现的过程。在知识的殿堂里遨游,正如古人所谓“如行山阴道上,美不胜收”,珍奇美景,缤纷满目,奇花异草,异彩纷呈。对善于观察和发现的人来说,时时会有令心灵颤动的惊喜。这种惊喜,给发现者带来灵感,带来心灵和精神的愉悦。所以古人讲,为学之道,应“如鱼跃于渊,活泼泼地”。而这种“活泼泼”的境界,不正是今天的学子所缺少的么!
朋友的孩子才上小学三年级,课外活动已安排得不轻松了,有钢琴,有舞蹈,有书法。前不久,夫妻俩倾其所有为孩子买了一架6万多元的钢琴。那天,朋友大叹:“你不知道,他们班上学习好的同学都在课外学了这样那样的课程,奥数(华数)、作文、英语、电脑、棋类、乐器类。现在孩子想学什么都有地方教。”朋友说,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落后,以后还要学萨克斯演奏、剑桥英语、华数、航模。
我听朋友一一道来,脊背上不禁丝丝冒着凉气。孩子的星期天呢?孩子的游戏呢?孩子童年的欢乐呢?这些难道都不要了么?
对孩子来说,如果是为了高分数、好成绩而学习,为了考好学校而学习,为了多学几门“本领”而学习,其直接后果,不过是多了个书呆子而已。不能享受学习的快乐,更谈不上欣赏和发现,学习成了最大的苦恼和负担,这是不是学习和学习者的悲哀呢?学校和家长如果像这样逼着孩子成才,岂不是缘木求鱼,南其辕而北其辙么?
童年、少年、青年,本应是多梦的季节。在这个季节,谁不会做几个彩虹般色彩斑斓的梦呢?可现在的学生正在进入无梦时代。因为他们的命运和前途都操纵在大人们手中,他们不敢有梦想,他们的任何幻梦都会被大人们无情的利剑击得粉碎。还有什么比心灵的禁锢和窒息更痛苦的呢?何况这些渴望自由、充满憧憬和希望的年轻的心。
“让学生在树下多坐一会儿”,就是要给学生的心灵一片自由、宁静的绿阴,让他们找回失落的梦想,寻找心灵栖息的港湾;就是要给学生减负、松绑,让他们多一些诗意的遐想和飞扬的激情,让他们在神游中去寻觅、去体验、去感悟;就是要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发现,尊重他们的幼稚和天真,尊重他们的欢乐和苦恼。
让学生在树下多坐一会儿吧,不要给任何压力,让这颗承受了太多太多不应有的负担的心得到片刻的放松。让孩子在树下多坐一会儿吧,那怕他躺在树下,做一个香甜的美梦,就让他在梦中舒展双翅,放飞自己多姿多彩的心灵,在充满阳光的自由王国里翱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