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兄告诉我有时间看看曾国藩,了解一下他的思想和做人做官。于是,我买了《智者曾国藩》,看了后,觉得写的不好。没有什么地方看出他是智者,倒是很多地方充满无奈和哀怨。于是,在网上又下载了《曾国藩升迁之路》,看了倒觉得写得比书好得多。不管书中写的怎样,我是对他充满敬意。
晚上和同学吃饭的时候,提到了心理学上的著名的马斯洛关于需要的理论,说人的需要的最高层次是自我价值的需要。曾国藩做官做的不容易,不贪不占,不但自己辛苦,家人朋友也跟着受苦,但他还是在皇帝不信任大臣排挤的情况下“作满人的狗”,为什么呢?他说是为了大清的江山,为了国家的利益。其实,谁都知道,国家离了谁都一样存在,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运行。但是,他即使挨饿也要挺起身板咬紧牙关去做官,其实,他就是在别人尊敬的目光里看到了自我价值。
想起老公,前段时间的困惑--是从商还是从政的选择,我就很理解他了。当今社会的物欲横流,让他知道了金钱的可贵,而政治上的如浴春风,又让他尝到了前呼后拥的尊严对他的心理上的满足。无论怎样选择,都让他觉得是鱼和熊掌的舍弃。而最终他选择从政,就是对自我价值的需要的选择。而我也知道,无论他怎样选择,那都是他的事,我只能默默支持,并为他祝福!
我知道他的弱点,但我更多的时候不想对他说。当每个人都对他唱颂歌的时候,我的指责会让他反感。所以,偶尔,在看书的时候,我看见对他有用的东西,我会给他发短信,告诫他怎么做。我也许是错的,但是成功的前人不是错的。我只想让他更优秀,也希望他的缺点只有我知道。
下午,我给他发短信“君子慎独,亦更慎行”。他打电话问我什么意思。并告诉我说,把他看成是常人,他不想做君子。我开玩笑说,你在我眼里就是俗人。但我知道,他会往心里去的。然后,我又告诉了他孩子的成绩,是稳中进步,夸奖说是他教导的结果,并提出让他每天抽时间写“家训”之类的文章给女儿,不能让他的优秀的思想都让别人学去了,自己的女儿还不知道,象诸葛亮,曾国藩,傅雷,都有家书传世。他也接受了。
我今天开玩笑的对女儿说,你学习好了,你的军功章里有我的一半,你爸爸的工作有 成绩了,他的军功章有我的一半,到最后我的就是一个了,而你和你爸爸的都是半个。女儿很不以为意,她一定以为每天我过的很舒服呢!包括老公也是这样想的,其实,我的自我需要根本不是这样的,而我,也不求她们能理解了。
女人,永远都是具有牺牲精神的,尤其是为自己最爱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