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笛(何谓现代?):
现代是一个表明时间的词。但自从有了人,又有谁不是生活在“现代”? 一直在用这个词,这个词什么时候出现的?什么意思?何谓现代生活?
据说这个词的出现是随着西方文明的出现才产生并迅速传遍全球的,时间大约在
19世纪中叶。通过尼采的悉心观察,一种重复着的、有着宗教色彩和敬畏心理的“晨
祷”已经被充满新奇的、世俗化的和自由而朴素的“晨报”所代替。我们把一周的称
呼叫“礼拜”好象就是这样来的。因为那时礼拜一至礼拜六属于工作日,是神圣的,而只有礼拜天是属于自家的,当然归于世俗之列。
人们认为20世纪将是一种理性的、人类最光明的时代。遗憾这种情况没有出现。
如今反思起来,20世纪却是冷战不断以及接连因为民族、宗教特别是资源引起的战争
所替代。
过去与现代究竟怎么区别?现在物质生活的丰裕程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古人
没有上过网、坐过车更没有看过电视,这个好理解。但从“道”与“器”来看,古往
今来,人类面对的基本问题都没有变,比如生老病死、尊严、道德、和谐……说明器
有别而道无别。
西方有人是这样定义的:“现代生活意味着人类在最低水准上的统一;生命的完
全空虚;无聊的自我;不朽的学说;没有从容、专注、崇高、淡泊。除了工作与休闲
,没有个体与民族,只有孤独的一群”。那么,试问,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
好象一直没有人能够说明白。
后来有人提出生活中最终乃至唯一的标准就是量,因为质也是可以量化的,所以
还是量。所谓无价之宝,那是一种不可量化的,一旦标价了,哪怕是个天文数字,也
是有了量的概念。
何谓现代的本质?西方人说,与数字理性统治相关,意义的缺失,道德的契约化
和自我中心主义。云里雾里。
当前社会是空前的经济盛世,文化产业同时是百花争艳、异常繁荣。但却生出了
非细菌病毒引起的现代文明病。 现代人的文化趋向是多元化的,任何适合他们的东
西都可以大行其道。
老师介绍了现代人的13种文化趋向:
1、远离大城市;
2、独居;
3、形成小团体
4、个性化
5、寻求刺激
6、追求享受
7、适度放
8、过度忙碌
9、环保意识
10、关注生活质量
11、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
12、女性思维
13、拒绝成长
呜呼!
回贴:“现代生活意味着人类在最低水准上的统一;生命的完全空虚;无聊的自
我;不朽的学说;没有从容、专注、崇高、淡泊。除了工作与休闲,没有个体与民族
,只有孤独的一群”。
--- 啊呵!(想不到“现代”是这么个解释!)原来有些文明病也是13种现代文
化趋向的产物了。那还是不要太现代的好!难怪现今的青年人中很多高分底能低素质
呢,看来有些人是“太过现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