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相见时难别亦难

写作者:铁树开花     日记本: 奈何桥上的歌声

日期:2006年11月19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270

  年过七旬的二伯父要给已故半个世纪的爷爷立碑,我们是主孝,理应在场,可是立碑的日子定在下周二,我是没有时间了,先生提议提前回家看看.
  
  昨天是礼拜六,我们的休息日,可是自己家的车住院了,先生借了别人的车上路.车况和路矿一样的差,姐姐又晕车,一路颠簸,到家乡的集镇时天已经黑了下来.
  
  二姐挽留,一定要吃了饭去二伯父家.尽管都有点饿了,还是决定去父母那里或者是二伯父家吃饭.
  
  我们给父母带了些生活用品,尤其是因为天旱,今年的水稻没有收成,所以特意买了好些大米.公路离家还有两里路,打电话要侄子来接,结果大哥也来了,大哥在路上说:“孝敬父母,你们出钱,我没有钱就出力”,两个姐姐都辩解,说是因为天黑,要不然不会要大哥背的,我傻,我就说背也是应该的。大哥笑,说我还是那傻样,但也从没有人与我计较!
  
  因为顺路就先到二伯父家,很热情!弟弟也回来了,很惭愧的,亲亲的兄弟秭妹也不认识,弟弟还小的时候我在外边读书,包括奶奶去世这样一些特殊的日子我都没有回家,后来工作了,弟弟们又求学在外,学业有成了,又在外地工作,居然十几年不曾见面,弟弟也从一个小不点变成了英俊的小伙子,举手投足之间洋溢出的那种刚毅让我们这些大的感到无比的高兴。
  
  血统因素特别重要,尽管当年的弟弟那么小,但是时隔十几年后这样的聚会还是那样的亲。父亲和伯父把碑文的模版拿给我们看,关于家族里的那些人和事在很小的时候父亲就不断的灌输给我们,所以,对我来说,有些兄长虽然不认识,但是知道一些事情,可是,我先生就很不了解!先生仔细看了孝名才知道我们的家族是怎样的壮大,父辈的叙述使他明白了在我们这个家族里成长的人受到怎样的宗族熏陶……
  
  欢聚的时间过得很快。我们是要赶回来的,所以,叙叙之后决定不去父母那里了,父母有些失落,说是不该过二伯家来,要不我们还是会回去的。每个人都有些不舍,弟弟们在给爷爷立碑之后也会走,他们这一走就不会回家过春节了,大弟弟的客户是小日本,过节的日子不一样,也不知道何时再聚!
  
  临别时两个弟弟都给了女儿一些钱,说是见面礼。也是,女儿今年十一岁了,才见到这两个舅舅。
  
  他们把我们一直送到两里多外寄车的地方,终究还是要走的…
  
  女儿在路上一直问:二外公那么老了,舅舅怎么还那么小呢?是啊,人的一生真的没办法预设,我记得二伯四十好几了还是孑然一身,以为生活再也不会对他张开笑脸,可是,当他遇见了后来的伯母,生活的色彩全变了,老来得子,现在后福很好,在整个家族了,两个弟弟是最有出息的,我们真替二伯高兴啊!
  
  先生说每一次回我的娘家他都会感受到很多新东西,听见这话我很高兴,说明他很喜欢我的家人。
  
  回到自己的小家已经是今天凌晨三点多,睡觉,直到中午十二点。刚起床家里又来了客人,做饭、陪聊……
  
  本周末忙,但开心。

完成时间:2006.11.19 16:07:39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9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