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清华大学出现这样的低级错误,是一种悲哀!?

写作者:爱在天上人间     日记本: 红杏枝头春意闹

日期:2006年11月03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1810

  方舟子快评
  
  2003年我们曾经揭过两起备受关注的清华大学教师伪造履历的事件,即“十面博士”董关鹏和生物系副教授常志杰的事件。当时清华大学校方曾两次下了内部文件,要求各单位开展学术道德情况重点检查,特别是要求各个教师检查放在网上的履历,若再被发现造假即要严惩云。 此后清华大学教师造假事件仍时有发生,也没听说过谁被严惩了。不过,有了“前车之鉴”,清华大学的教师再编起履历来,应该更小心一点了吧? 最近有人向我反映清华大学医学院在去年才从美国引进的一位教授、院长助理刘辉在网上公布的论文发表记录有水分,我便饶有兴趣地去观赏了一下。
  刘辉在其履历中声称“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 100 余篇”,并列出17篇“代表性论文”。其中一篇因为和我以前做的工作有点关系,特别引起了我的注意:
  
  
  Daniel DC, Wortman MJ, Schiller RJ, Liu H, Gan L: Coordinate effect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 protein Tat and cellular protein Puralpha on DNA replication initiated at the JCvirus origin J Gen Virol. 2001 Jul; 82 (Pt 7):1543-53.
  
  
   在刘辉的网页上,论文署名中的"Liu H"和其他论文一样是用黑体字标出的,以表示是他本人。但是这篇论文显得很奇怪。刘辉是个外科医生,其科研流域是“消化外科,肝胆外科,移植外科,血管外科,人工脏器,移植免疫”,而这篇发表在美国《普通病毒学杂志》上的论文研究的却是艾滋病病毒蛋白的作用机理,和他的科研领域并无交叉之处。于是我到《普通病毒学杂志》把这篇论文调了出来。
  
  
  Journal of General Virology (2001), 82, 1543-1553.2001 Society for General MicrobiologyAnimal: DNA VirusesCoordinate effect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 protein Tat and cellular protein Pur{alpha} on DNA replication initiated at the JC virus originDianne C. Daniel1, Margaret J. Wortman1, Robin J. Schiller1, Hong Liu1, Li Gan1, Jonathan S. Mellen1, Chun-F. Chang2, Gary L. Gallia2, Jay Rappaport2, Kamel Khalili2 and Edward M. Johnson1Department of Pathology, Department of Molecular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and the D. H. Ruttenberg Cancer Center, Box 1194, Mount Sinai School of Medicine, New York, NY 10029, USA1Center for Neurovirology and Cancer Biology, Temple University, Bio-Life Sciences Building, 1900 N. 12th Street, Philadelphia, PA 19122, USA2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dward M. Johnson. Fax +1 212 534 7491. e-mail edward.johnson@mssm.edu
  
   原来那个"Liu H"的是纽约赛奈山医学院病理系Edward M. Johnson实验室的"Liu Hong",即刘宏,并不是刘辉。这也不是印刷错误,因为刘宏现在还在Edward M. Johnson实验室,一起发表过其他论文。 以前听说过把同名同姓的人的论文拿来冒充自己的论文的,但是像刘辉这样大胆到把不过是同姓、名字拼音缩写相同的人的论文也拿来为我所用的,倒是第一次见到。学术腐败的花样又有了创新。上次常志杰说是“秘书”写错,这次不知又是谁再把刘辉的履历往光辉的歧路上引呢? 此外,刘辉履历中的“1999-2004 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外科研究中心主任”一条也令人起疑。从刘辉发表的论文看,他曾经在美国纽约赛奈山医学院外科系异常器官移植中心Richard J. Knight实验室工作过,但是并没有获得什么领导职务。从他的履历看也不可能在美国大学当“研究中心主任”。
  
  当心借张颖清之死为伪科学喊冤
  
  方舟子快评
  
   常识告诉我们,如果有什么东西听上去不像是真的,那么它很可能不是真的。一门伪科学一旦试图走向市场,推销起产品来,那就不仅仅是伪科学了。
  
   山东大学全息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张颖清去年10月份因病去世。全息生物学在生物学界被公认为伪科学。按中国传统,议论一位刚死不久的人的是非会被认为不厚道。但是,最近有一些人在媒体上炒作张颖清之死,为伪科学鸣冤叫屈,比如新华社1月26日发表《中国科技界悲剧———山东生物专家张颖清含冤早逝》(以下简称《悲剧》)一文,声称张颖清“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就在他离收获的果实越来越近时,个别所谓学术‘权威’的粗暴干预竟使他每况愈下乃至含冤而逝。”
  那么,我想还是有不厚道一下的必要的。
  
   张颖清是一位没有上过大学的针灸医生,在20世纪80年代创建了所谓“全息生物学”,其核心是“生物全息律”(或“全息胚学说”),杜撰了“全息胚”、“全息元”之类的名词,牵强附会地想要解释几乎一切生物现象,囊括所有生物学学科。没有生物学知识的人,可能会觉得他的说法很有趣。比如他说“生物体的每一相对独立的部分,都存在部分与部分相似,部分与整体相似的构成”,并举叶子形状和树的形状相似为例。其实只要稍微想一想,就知道这种简单枚举法是不足为凭的。可能某些树会碰巧符合这个“全息律”,但是更多的树是根本不符合的,比如我喜爱的榕树,我怎么也看不出其叶子形状和树的形状相似。
  
   而生物学专业的人,更一眼能看出所谓全息生物学是一名不具备生物学基本知识的人的异想天开,是典型的伪科学。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伪科学在中国极为吃香,在那样的环境下,张颖清出尽了风头,在1982年被山东大学破格聘为副教授,1990年晋升为教授,并成立了由其本人担任所长的山东大学全息生物学研究所,还搞了一个国际全息生物学会自任“终身主席”。
  
   1995年,全息生物学的伪科学性质才首次得到公开的揭露。当时,由著名生物化学家邹承鲁院士推荐,《中国科学报》发表周慕瀛写的《对全息生物学的质疑》一文,后来收入何祚庥院士编的《伪科学曝光》一书。这就是《悲剧》所说的“个别所谓学术‘权威’的粗暴干预”,并把邹院士和何院士混为一人,以致有人质疑何院士在生物学上算什么权威。从那以后,这门伪科学总算没有那么嚣张了,虽然张颖清继续在山东大学当他的所长,但据新华社的那篇报道,“其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被取消,研究经费无人支持,申请评奖无处受理”,这正是对待伪科学的正确做法,又怎么能当成罪状,并把张颖清之死怪罪为“由于学术生存权得不到保障”?所谓真金不怕火炼,如果张颖清的东西有根有据、真有价值,岂能一被质疑就一蹶不振?
  
   《悲剧》声称张颖清“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引了1990年第一届国际全息生物学学术讨论会大会宣言:“可以预言,全息胚学说的提出者张颖清教授将获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那本来就是张颖清本人组织的会议,不过是自吹自擂罢了。又引用了中国驻瑞典使馆科技处的评价,即使是真的,外交官对科学成果的评价又有什么分量?
  
   《悲剧》声称:“张的学术成就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认为其成果对生命科学、医学和农学等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我用山东大学全息生物学网提供的“全息生物学”英文译名在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进行检索,没有找到任何一篇有关全息生物学的论文。用google检索,发现国外只有一些“另类医学”网站介绍全息生物学、张颖清。请问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发表在哪里?
  
   《悲剧》声称:“正是张1985年创立的全息胚学说,明确排除了学术界对动物细胞全能性的争议,从而为12年后克隆羊技术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是因为细胞中含有全套的基因组,而不是什么子虚乌有的“全息胚”。对此学术界从来没有争议,有争议的是高等动物已发育、分化的体细胞有没有可能逆转再回到受精卵的全能状态。1997年诞生的绵羊多莉是第一头用体细胞克隆的哺乳动物,但是并不是第一头被克隆的动物。
  
   早在20世纪60-70年代,科学家就已用蝌蚪体细胞克隆出青蛙,用青蛙体细胞克隆出蝌蚪了。张颖清的学说毫无学术价值,也从未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在国际上无人注意。不信去问问克隆出多莉的维尔穆特,他可曾听说过什么全息胚学说、张颖清?敢胡吹明确排除了争议、奠定了理论基础,只能说是欺世盗名。
  悲剧》声称张颖清英年早逝,在科技教育界引起强烈震动。其实只是有“6名老科技工作者联名写信”为张颖清喊冤。这6人没有一位是生物学家,并不具有足以评价张颖清研究成果的专业知识;而且他们都属于“天地生人”的小圈子,一贯鼓吹伪科学,包括那位自称用自己创立的全新的数学方法,一举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费马大定理等几大数学难题的蒋春暄。
  值得注意的是,山东大学全息生物学网声称,张颖清发明、山东大学全息生物学研究所独家实施、独家生产“生物全息电图诊断仪在手上扫描一次只需15秒钟,就可以诊断全身有无疾病和患病的部位,等于快速地做了一次全身体格检查”。有如此神奇的医疗设备,早该全世界医院家家必备,什么CT、核磁共振诊断仪、心电图仪、脑电图仪统统都该淘汰,只有几年前的“气功大师”可以媲美。为世界医学带来如此重大的革命,我看获得十个诺贝尔医学奖都够了。
  
   不过,常识告诉我们,如果有什么东西听上去不像是真的,那么它很可能不是真的。一门伪科学一旦试图走向市场,推销起产品来,那就不仅仅是伪科学了。
  
2006年11月03日15:11 关键的紧迫的教育,任重道远。 [补记]
    ~~~~~~~~

完成时间:2006.11.03 14:09:35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3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