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没有音乐的机房里的乱写

写作者:快乐的小妖     日记本: 妖风肆意

日期:2004年03月22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449

  学校计算机中心的机房,简单的说,设备老破,电器转动的嗡嗡声音,没办法放音乐,也没有Q,还好,明亮的日光灯,一半是工作中的,整个机房就四个人,象被包下了私人娱乐场所。
  
  不知道该写什么好了。
  春天象是冷柜里冰冻过的,瑟瑟的天空,找不到一个明媚的漏洞。手也冰凉的没有温度,好象血液循环不经过手指一样。突然不知道这样僵硬的指尖该打出什么样的字符。
  想在乐符里跳舞,可机房里没有音乐,只有机械的噪音和时针旋转的速度,现代文明的连空气都凝固。
  
  左右两边的人,都在打毕业论文,滴答滴答的好不热闹,她们是我最好朋友,都留着长长的飘逸的头发,喜欢用各种各样的化妆品滋润脸蛋,喜欢简单的私人化的欢愉。今天早上醒来,不知道何故,爬到了其中一个人的被窝里,抖抖瑟瑟的钻进去。她用抱着母亲睡觉的姿势抱着我,侧身,一只手搂着我的臂膀,胳膊压过我的胸膛。我用脚缠着她的腿,并抽丝般抚摩着她搭着我肩膀的那只手。这是两年来,我们最亲密的早晨。窗外没有阳光,也没有免费的早餐等着我们。可是被窝里有种暖洋洋的气息在流动,一种谙熟于心的默契,在不知不觉的流淌。有人说,两个再亲密的女性,也无法逾越男女之间那道亲密无间。曾经,深切的同意过这样的观点。可后来觉得,女性之间的亲密是灵与性的亲密,可以不需要身体这个媒介,就达到最深处。只是隔着河,遥遥的望着她的身影,却懂得她回眸一瞬的百转情怀。
  
  不知道该写什么了。
  昨天晚上睡觉之前,看了点《无梦楼杂记》杂记本身一段一段的零星语录,倒没有好好看,却发现了作者的故事。一个三十年代出身的知识分子,喜欢文学的激进青年,身体羸弱,意志坚强。最可贵的不是他正常生活写出了怎样的文字,或者有怎样闪烁的智慧,又或对编辑工作怎样认真负责,到是,文化大革命被打为右派的以后,因身体不好被保外的那几年,思想上已经背负了沉重的常人无法负荷的“罪孽”,生活上过着节衣缩食的拮据生活,那真的叫做节衣缩食,把漏洞百出的汗衫,修改成短裤,穿了整整一个夏天,吃到蔬菜已是“幸福的生活”,物质的匮乏无法阻止精神上的富足。他说孤独是强者的孤独,庸人才整天无畏挣扎。他是有资格说这话的。即便在最困难的日子里,他依然在黑暗的角落里如痴如醉的阅读,和写读书笔记,并用简陋的纸张把他们装订起来。阅读是他连接世界的唯一窗口,有时候为了多读一些书,早上4,5点就起撑了几个小时的船到镇上,在书报摊,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每天晚上通阴沟,为了听到隔壁房间的无线电广播。沉重的历史留给他不公的命运,天生的羸弱,让他时常咯血,他是以怎样的意志和这个世界对抗的并留下了共后人阅读的闪着哲学思辨智慧的《无梦楼杂记》?
  我觉得他是真正热爱生活热爱文学热爱思考的强者。是一个在特殊的岁月里孤独着的强者。在他死后的几十年后,有幸读到了他生前的摘记,并品略到他精神的风范,是很荣幸的事。
  在中国,在反右里孤独而死的知识份子,又哪止张中晓一个。莫名的感到沉重又难过。许多真的知识分子真英雄都在那场历史的浩劫中含冤而去。
  作为所谓的“21世纪的接班人”,有时候,我不知道该怎么做。
  
  不知道该写什么了。
  前些天,慕名粗读了《沙床》葛红兵著。在那个书摊前,站了一个半小时。
  因为书中的描写有些离我们很近,所以同学让我去看。的确,有许多名词是每天念叨的,有些人是经常遇到的。只是,看完这本书,我个人觉得很遗憾。这不象是有着那样文学水平的人该写出来的。他在书中批判了董教授的生活态度,认为他把爱情和幸福分开谈,是很堕落的思想,是他们美好友情产生分歧的分水岭,他认为董教授对于性的态度太过随便,这是导致他婚姻失败的重要原因。那个董教授的生活到底怎样暂不说他,但难道他又何尝不是呢?有着丰富知识的头脑高学历的武装,不也和董教授一样过着性迷乱的生活?
  文中,他还说对于一草一木的慈悲,是关怀的及至。我看不过是虚伪的本质罢了,因为对生活迷糊内心虚弱的要把关怀寄托在一些花草树木上。毕竟披着人文关怀的外衣,打着关怀的旗号是比较容易走路的。在《我的N种生活》里面,葛对于其妻子的描写不堪入目。字里行间充斥着对于与他结为连里的所谓妻子的不屑与不敬,充斥着对于婚姻生活的不满和抱怨。这是不尊重人性的。连人性都不尊重的人,关怀一草一木又有什么意义?反而是他人生悲观的表现。
  董教授曾说葛教授是钻了制度的空子,这话恐怕也只有我一人听到了。从朋友变为同事,他们曾经的友谊也不堪一击。一个放荡一个虚伪,还彼此嘲讽。在一个学生的眼里是这样可笑。说实话,有时候我从心里瞧不起他们。人生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教书,本来也是传授学习做人的方法,传授生活的态度,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这样过着日子的人,会把怎样的东西传授给学生呢?除了吹捧行政楼里那些庸人,并且暗地又是另一种态度以外,他们是如何混沌的活着呢?到是葛教授比较聪明一点“钻了制度的空子”倒也发了一笔小财。
  《沙床》的文笔也不怎样。不光我一个人怎么以为。
  失望到底。
  
  不知道该写什么了。
  一直在找论文的资料。人家都开始打了,我还在找资料。昨天晚上发出去的短信,一条都没有回音。小猫也没回。后来跟他说工作的事情,他才象样的回了一条。突然的心热了一下,又凉了。感觉到自己对于另一个人的卑微。温暖的友谊该用什么样的载体呢? 或许在我见他的那一刹那起,美好的回忆都在那黑色的拥抱里凝固成了回忆而已。真的只是回忆了。模糊了他的脸,他的睿智,他于我的倾城,只有一件黑色的毛衣,混沌的颜色漫漫扩大扩大,覆盖了我的眼,到最后终于什么都看不见了。我有点力不从心了。无谓的争取失去了现实的意义。现实总是惨淡的,就象鲁迅笔下的人物和故事。昨天看到讲网络的文章,说网上网下的关系取决于个人掌握并透露的资源如何。如果你拥有的资源越多,比如美貌思想财富人际关系等,并且你在网上透露的情况越属实,那么网下所维持的就会越好。网络交友也是一个社会交换的关系。买东西都要等价交换,更何况交友呢?或许是我给的太多了,或许是我不够优秀。
  不想再为这事伤神了。对于朋友或者好朋友,渐渐的觉得连绵平淡的疏而不离亲而不腻的友情好过炽热的一下子燃尽的柴火。或许是显得漫不经心了,但漫漫的感觉,这才是润入心田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士为知己者死,但难道我真的会为你死,或你会为我死吗?虽然曾经也觉得这是美好而又悲壮的情怀。
  
  不知道该写什么了。
  窗外还是阴阳怪气的天气。什么时候我才能爱上你。什么时候你会离开我。宝贝,走的时候打声招呼,不要突然的就蒸发了,心脏只有几百克而已,承受不起你陨石般的逃亡。

完成时间:2004.03.22 17:19:02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2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