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进行了教师学习培训,学校组织观看了魏书生老师去中山讲的一节示范课的影片。大家都感受很深。
他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一群陌生的学生,而且是给初一的学生上高三的一篇课文“人生的境界”。在这样的情形下,他竟然能够那么随心所欲的把握课堂,轻松自然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在是让人佩服。看他讲课,似乎语音语调很平淡,但说话的艺术性足以让观者紧随他的课堂步伐。难怪一句句的“你们真的很不错”,“朗读水平高”把学生的自信心提升到极佳状态。“你们想怎样读课文,是齐读、个人读还是比赛读”,“是男同学先来,还是女同学先来”让课堂上的民主气氛、参与气氛得到升华。
一节课下来,感觉他并没有对学生怎么分析课文,而是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自己说到点子上。他没有用课件,没有用教具,甚至黑板上的字都是让学生上去写的,也没有看书,只是偶尔学生读课文时,他低头看看学生的。可以这么说,这堂课绝对没有任何表面上的花架子,就是不断地用鼓励的话语、用柔和的表情和用点到为止的方法把学生带进一个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氛围中。
教育不是万能的,不知到在教育改革家魏老师的眼里是不是万能的?听了他的课,还真让我怀疑起那句话。的确应该平时多了解这些名家的教育理念和多听听他们的课,相信教育即使不是万能的,也是绝大部分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