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读《半生缘》

写作者:铁树开花     日记本: 奈何桥上的歌声

日期:2006年10月27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51

  
   知道《半生缘》,也该有我的半生了,电影碟也买了很久,电视剧也看了,跟着剧中的人物感伤命运的安排,泪水摸了一把又一把。可是直到昨天,才从朋友送我的张爱玲小说全集里挑出《半生缘》来看。
  
   这一看就是半天,一口气读完了。前言里第一句话说:张爱玲小说的底色是:荒凉。
  
   读完之后才深有同感。感觉全书皆是一种异常平淡的语气,细腻到不能再微小的细节,可是字里行间却有一种压抑不住的气势,再平淡的描述,亦读得人惊心动魄。每个人的命运由那平静的字句讲述出来仍然是那么起伏跌宕,让人平静不下来。每一次错过都那么微妙,却又是必然而不可逆转,让人扼腕长叹……
  
   前言里进一步说:张爱玲笔下的人心总是那么寒冷、荒凉。一颗一颗的心是迷失的,是孤单的,在自己的家里,也永远有着异乡人的凄楚。
  
   《半生缘》亦是如此吧。
  
   读的时候有几处让我心惊,印象深刻。写到曼桢的姐姐曼璐在心里打好一个几近疯狂的主意时,这样描写:
  
   然后,她突然想到:“我疯了。我还说鸿才神经病,我也快变成神经病了!”她竭力把那种荒唐的思想打发走了,然而她知道它还是要回来的,像一个黑影,一只野兽的黑影,它来过一次就认路了,咻咻地嗅着认着路,又要找到她这儿来了。
  
   她觉得非常恐怖。
  
   我也觉得非常恐怖。恐怖张爱玲把人性看得这样透。我自己常常是这样,一个念头升起了便很难再打消,即使是疯狂的。不能实现便会寝食难安,最终往往还是说服自己做了去。
  
   还有一段,也是我难忘的——当曼桢和世钧错过半生终于再相见:
  
   曼桢道:“世钧。”她的声音也在颤抖。世钧没作声,等着她说下去,自己根本哽住了没法开口。曼桢半晌方道:“世钧,我们回不去了。”他知道这是真话,听见了也还是一样震动。她的头已经在他肩膀上。他抱着她。
  
   当世钧听到曼桢讲她这些年来的境遇时,他却只能置身事外,此时再有千般的激愤,也冲不进往事中去救出曼桢了——那便是最回不去的。
  
   张爱玲说“也许爱不是热情,也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如此奇怪又如此复杂,最后又是如此简单,戛然而止。只留了我在几个人的命运里彷徨感慨,走不出这一本书的迷局。
  
  
  
  附:张爱玲全集:
  http://www.white-collar.net/01-author/z/03-zhang-al/zhang_ailing.htm
  
  
  

完成时间:2006.10.27 18:48:58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0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