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充实的玩乐天

写作者:幻光     日记本: 热情+希望=生活

日期:2006年10月15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62

  盈盈星期五下午从台南上来台中找我玩。不过我在工作,没空陪她,幸好有二个学妹陪她台中走走逛逛。那天晚上十点多才到我家。
  
  星期六,我依然要上班,把车借给她,让她自行在台中玩。到了晚上下班,我和她一起去逢甲夜市逛,她不知道为什么一直在找耳环,不过最后她还是没买。我们吃了刚炸好的热狗,后来她买了马铃薯吃,刚烤好还热腾腾的,再将它剖开,洒一堆火腿及淋上一堆起司酱,很香很好吃。然后我还吃了最喜欢吃的那家卤味,盈盈听我说这家卤味很好吃就跟着吃了许多。然后又走走逛逛,她买了「阿sir」的茶喝,原因是来台中当然要喝台中才有的好喝饮料。后来我们逛了几家运动用品店,有些正在清仓,折扣很多,看了我都心动了,不过总没看到喜欢的,想买宽大的运动衣及运动裤给朋友,打篮球在穿的那种,拿了好多件起来比试,不是觉得太花悄,就是觉得样式不好看。好累喔!走到脚都开始痛了,就拉着盈盈走了。回家后上网,她一直占着我的计算机在逛PPT的BBS,不过当我洗完澡后当然要夺回主权啦!我开始上我喜欢的大陆网站,也硬是要盈盈看我喜欢的文章,叫她说说感想什么的。盈盈说大陆人写的文章风格跟台湾人不一样,我说哪里不一样,她马上找了PPT的一些文章给我看,天呀那根本不叫文章吧!一堆火星文,不然就超口语话的。难怪前阵子电视新闻才在说现在年轻人写的文章根本让人看了就头大,还有orz咧!把在网络上聊天的字也拿来写文章了。有机会再拿一些贴来这给大家看看好了,我昨天看了一堆从头笑到尾,哈哈哈~真的很好笑。
  
  和盈盈聊到凌晨四、五点才睡,今天我们睡到中午才起床,开了计算机,踢踢盈盈叫她起来,我开始想中午要吃什么。后来请她去「新月梧桐」吃饭,不过其实是自己老早前就想去那吃啦,但总找不到人陪我去。我们点了东坡肉、虾松、苍蝇头、菜饭,点心是南瓜酥和绿豆糕。我本来很期待东坡肉的,没想到一咬,我的天呀!怎么那么油腻腻,还有腥味,我讨厌吃肉味很重的肉,后来吃了二口就不吃了,但盈盈却说很好吃。苍蝇头挺好吃的,有点辣味,但有豆鼓的咸味和肉末的香味、韭菜的甜味,这道菜很下饭。至于虾松的话是盈盈一直强力推荐的,因为她在台南有吃过,很好吃,我就试试了,用生菜包着炒得很香很香的虾松,哇!真的好吃,而且虾松还带着一点酒味,我们就在那猜是不是绍兴酒呀!但还是不知道答案啦!而且虾松放在洋芋片上吃也很好吃耶!但菜饭就还好了,菜饭是用青江菜和肉末再加上高汤煮成的,但我吃起来没什么咸味和肉味,还是想念在苏州吃的菜饭,真的好好吃喔!最后吃的南瓜酥就真的很好吃了,外皮多层酥皮、内馅是黄色甜软南瓜泥,还有加一些麻薯吧!吃起来口感很好,绿豆糕的话是将绿豆泥和着椰奶,再压模而成的,吃起来有绿豆甜味和椰奶的香味。最后我们一致认为这家店只有甜点好吃,盈盈还说苍蝇头好吃啦!但我觉得蓝心媚开的那家餐厅kiki炒的苍蝇头才好吃。这顿饭花了我九百多块。以后估计不会来这吃了。
  
  还是想念我的小肥羊跟kiki,好好吃喔~~
  
  后来我们整个下午都泡在美术馆看展览,我们看了「中华民国第十二届国际版画及素描双年展」、「版艺盛代〜60年代英国版画精品展」、「巨视.微观.多重镜反─台湾当代艺术特展」(注1)、「百慧藏坤-陈慧坤百岁诞辰特展」共四大展览主题区,脑子像是塞了一堆画作般好饱好饱。我之前没看过这么多版画,一般看油画、水彩、素描、雕塑作品等较多,原来现代的版画可以用这么鲜明活泼的表法去表达呀!真的挺不错的。但60年代英国版画就不太喜欢了,我匆匆走了一圈就跑去洗手间了。后来跑去三楼看陈慧坤的画,不实我不认识他,看了介绍才知道他是台湾一个画家,一生都奉献给艺术,今年的六月他百岁诞辰,于是为感谢他对台湾艺术的贡献办了这个特展。我们逛了一圈,慢慢的看,觉得他画的挺好的,由其是瀑布画,真的好壮观。但最棒的是一楼的台湾当代艺术特展,作品是从一九八七年台湾解除戒严后一些反映对台湾政治、生活、文化的画作,颜色都用的很鲜明强烈,表达方式除了用画作、也有用实体表达,像我们就看到一张医院用的病床放在一个暗暗的小室,上方有光照下,你只要碰那个床的四个圆柱就会有影像开始放映,从上方照在床上,有一堆血在漫延的,也有床在烧的画面,都很逼真呢!其它还有很多好玩的啦!不过我不太会描述只好跟大家说声抱歉啦!总之现代艺术表达的手法多样又好玩,而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后来五点的时候我们看了一场舞展「默岛」(注2),第一次这么近的看舞蹈表演,感受舞者所表达的力与美、还有丰富的肢体语言,哇塞真是棒呆了。总之以后我会多看些舞蹈表演的,那真的是一种视觉上及心灵上的享受。
  (已在文化艺术版區貼圖)
  
  看完表演带盈盈去我家附近的「嘉义庄家火鸡肉饭」吃饭,这是我每天晚上吃饭的地方,最近开始迷上的,因为真的好吃,就带盈盈来这吃了。盈盈说这家店的装潢很漂亮,风格是以前的台湾家庭摆饰,空间又大,在这吃饭真的很享受,而且价钱又不贵。最后带她去吃一家卖港式点心的店吃一碗杏仁豆腐,盈盈很快就吃完了,因为真的很好吃呢!杏仁豆腐又绵又软,口感好味道又香纯。哈哈我得意的很呢!毕竟我在这家店之前也花了不少钱,几乎每天都来这吃一碗杏仁豆腐和一份叉烧酥或其它点心。但后来怕胖就没吃了,毕竟我还想嫁呢!怕老公嫌我!
  
  最后带她去一家她以为已经倒光光的茶店买一杯茶喝就去坐车了,结束这趟充满吃喝的台中之旅。
  
  下次换我去台南玩啰!哈哈~
  
  注1:
  当代艺术反映的是当代歧异并存的时代情境,为了条梳艺术家以巨视/微观视野所呈现的多重镜反的时代现象,此展区分为五个主题,展出的平面、立体、空间装置与交互式数字艺术皆为国立台湾美术馆的典藏品,此展是基于国美馆典藏所呈现的台湾当代艺术面貌,也是国美馆近几年来在当代领域的典藏成果展。
   社会、政治、历史的批判与反思
   1987年台湾正式宣布解严,政治高压解除,思想检查松绑,所有的禁忌亦成历史。艺术的表现题材开始主动扣合社会时势,挑战过去不可碰触的议题,向呼应整体脉动的社会、政治、历史议题全面挺进。视觉艺术对社政情态的揭露,有些以露骨的嘲讽直接反映并批判时政,有些则以抽离性的反思来检讨,内化为与时代环境相扣的辩证思考。一些艺术家亦从台湾的历史中寻找创作的养分,试图透过史观的建立、记录与再诠释,检验台湾长久以来受政治所箝制的荒谬文化,打开台湾在历史、文化空间中的深度面向,并在其中揭露自我的人文立场及态度。
   寻根与土地的认同辩证
   解严后国家与区域意识成为文化焦点,对台湾主体意识的追寻是当时穿透台湾文化境况的主轴,促使许多艺术家回归到本土意符的观察。一些对社会脉动敏感的艺术家,面对台湾看似纷乱却充满生命力的时代情绪,尝试将个人的乡土情感提升为广阔的文化体验,他们以具象手法意写的台湾景观,焕发出与时代氛围合拍的生命力。另一方面,有许多艺术家选择回到记忆底层,从个人的生命历史与记忆符号中,呈现「自我」相对于「环境」的存在状态与心像投射,企图在可见的现实与不可捉摸的时间飘移中,藉由回溯与追寻来肯定自我存在及身分认同的意义。
   次文化演绎与消费迷思
   解严后可以说是视觉艺术挪用大众文化意符全面扩展创作语汇及视觉意象的年代,创作对各种次文化的「消费行为」,体现在本土俗趣图码、传媒广告影像、流行商品、消费意识的交混运用;而创作的内容,透过夸饰与赞颂、荒谬与浑沌、炫丽与耸动等各种艺术手法,对政治、社会、文化现象进行谐谑式的反映与批判。面对台湾社会的虚俗化,艺术家对世俗与流行符号的挪用及演译,也隐然以两极化的路线发展:一是以藉由台湾消费情态与艳俗文化的符码,来批判与检视台湾的文化现象;另一种方式是欣然拥抱全球化时代的消费逻辑及流行浪潮,以玩世的态度悠游于花团锦簇的当代生活中。
   自我观照与两性探讨
   创作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表现艺术家潜藏的自我及生命体验。艺术家认知与了解自己的方式,除了是一种内在自我经验的表述,也是对外在社会结构与处境的反映。解严后环境的大转变激化自我意识的觉醒,以个人心象的探掘为主体的创作路向,成为反映当代镜象的一种重要艺术视点。此外,九○年代以后台湾女性意识掘起,台湾艺坛女性观点与男性观点的并存与对话,使两性议题中的「身体」、「欲望」、「性别」、「处境」的探讨,在繁花并茂的各家之言中,得到对比及深化的多面向诠译。
   生活镜像与虚拟寓言
   当代是一个科技、讯息、网络与媒体漫流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型态、视觉经验、沟通模式也都因之发生深刻的变化。科技消弭了空间、时间、地理的距离,改变了人们对一切事物认知的方式,创造了无限的可能性,但也让人们对生活的感受与存在的真实性产生极度的不确定感,造成梦想乌托邦与现实之间不断快速扩大的鸿沟。成长于媒体与科技时代的艺术家,他们的生活模式与价值判断深受消费文明与科技现实的影响,他们的时代辩证与自我追寻,也因之浮现出一种特殊的虚拟异化经验,在幻像与真实之间,照见当代人的生命处境与心理状态。
  
  注2:
  由台北越界舞团团长何晓枚创作的「2006美术馆环境舞展」,是台湾首见利用美术馆展场空间,透过视觉艺术、舞蹈、戏剧、音乐与空间融合一体,以跨领域之概念,将『展』、「演」共同呈现于美术馆之空间之「展」、「演」;本次展出邀请年轻艺术家苏汇宇担任装置艺术之作品,透过不同族群、声音,以最真实的生活之元素,来呈现台湾当代表演艺术新风貌,同时呈现你我着共同情感的记忆。
  

完成时间:2006.10.15 23:35:56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0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