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伏波山记(桂林之旅印记之一)

写作者:阿边     日记本: 云淡月白

日期:2006年10月13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19

  
   晨光中,水流潺潺的漓江碎金闪烁,江面上晨泳的人头时隐时现,远山有轻纱似的薄雾在飘动。
  伏波山,一座位于桂林市东北边的小山,东临漓江,西瞰桂林市区。漓江从这里由北往南走,到了伏波山脚下,开始转向东南方。
  伏波山腹腔南北洞穿,洞内乳石嶙峋,空间并不大,走了四五十米,便靠近另一出口。这儿有一弥勒像,不少香客正在虔诚地上香跪拜祈祷。弥勒佛的笑容正对着北边出口外面的漓江,似乎在对着那被驯服了的流水给予温柔的安慰。
  站在洞口,我们可以看到清清漓江蜿蜒南来的美丽身姿,江水在脚下缓缓转折东流,河湾处,一潭碧水幽闲灵灵。此时,最感人的景致却是四五个约有五六十岁的阿伯,在游人登山用的山腰临江一险要处,爬出栏杆,凌空跃起,在空中画出一条十数米长的弧线,“咚”的一声身体直插水潭,激起一圈白色的泡沫水花,良久才浮出水面。游人不由报以热烈的掌声,于是,老伯们兴奋不已,不辞劳苦,再接再厉,生命不息,跳水不止,对旅游局贴出的“严禁在此跳水”的告示置诸脑后,一次又一次地重复描画那惊人而美丽的弧线,以他们的肉质躯体溅开朵朵雪白的浪花,以光大此山的“伏波”精神,仿佛非要在水中催开玫瑰般的红花才停止似的——这就是人类最可宝贵的生命的张力?
  遥望宽阔的江面,我想,假如哪一日龙王发威,滔滔江水涨满两岸,一条黄带势必穿山而过,那时,是山在制服水,还是水在挽起山?沈伊默老先生在82岁题写“伏波山”时,有否想到这一点?
  秋风轻掠,桂花依然在默默飘香,而沈老先生却不能再以墨意来作更多禅意的诠释了!
  

完成时间:2006.10.13 16:49:29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4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