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中秋团圆

写作者:漫漫寻找     日记本: 青春的印记

日期:2006年10月07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34

   温暖,红色的,虽不会焚心似火,却热着心窝窝。
  
   团聚,常说常新的话题,而情,依旧。
  
   一些暗淡遮掩了往日的鲜亮,蒙尘的笑脸褪却了应有的模样。不喜欢说出口,是因为不肯违心讲些什么,只好默默地。恨自己无能,却无奈自己的无法改变,那就任其自然。
  
   做自己可以做的。喜庆的日子添加自己的忙碌,复制出许多的喜悦和快乐。明灯高亮,全员到位,我将锅碗瓢盆的交响曲以杂乱无章却依然生动的形式传递给房间里的每一处,搅动起所有人发自心底满意的微笑。偷偷暗喜,看来自己的手艺在家人面前还是可以蒙混过关滴。高兴就好,快乐很重要。
  
   满满的一桌色香味儿俱全,酒来佐餐,举杯共庆过节好。心情好话就自然多起来,天南海北,家里家外,你我她,一句接着一句,一口连着一口。过节,就需要这样的热闹气氛。老人的感叹是最好的诠释:穷过富过,都要全家人一起过。热热闹闹,最好。赞许着,是啊,团圆日要人全,和和美美才温暖。
  
   孩子们是这个桌子上活跃的中心,看着他们或笨拙或勤快地跟着身边转,开餐时品东道西,心里美滋滋的。过日子,过孩子,是这个理儿哈。计划生育政策的英明决定,少了从前一家多子的繁荣,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也让这些“独一代”成为支撑社会和家庭的脊梁,更多的是面对新生事物的挑战,享受富裕生活的成长,惯有的娇气滋生出依赖之劣性,往往缺少创新和独断之能力,而更多的是自私。心中总有一些担忧,但希望还是寄托在了他们身上。无论他们愿意与否,一定要承载着家中几代人的厚望,可以用艰辛来描绘他们的负重吧。这是新生的一代,也是不容易的一代,而生活和社会前进的脚步不会因为谁怎么样而停滞下来。既然这样,那就一起努力,但愿有我们想象和希望的那样美好。
  
   饺子,节日传统的食品,现在的孩子们竟然拒绝。真不理解。这么好吃的东西他们却不喜欢。时代不同,口味不同,传统在他们面前不足为惜,轻易丢掉。而他们所喜欢和欣赏的那些外来食品,我们也不敢苟同,有时吃过还有饥饿的感觉,被他们耻笑,没办法,好几十年的肚子早已习惯传统的饭菜,没有了年轻人可以随便的更改。过节怎么能不吃饺子。因为孩子们不喜欢吃,我们已经忍耐着少吃好多了呢。这大过节的一定要吃!你们不吃我们吃,香,好吃。
  
   中华情,永远流长。团团坐,欣赏两岸三地共同用华美的乐曲唱响举国大团圆的美好心愿。祖国连着千万家,亲骨肉,分离苦,望穿秋水盼回归。年年有今日,每每思海峡。电脑制作的金厦大桥,承载着几代人多少年的梦想,将山水连成一色。但愿,这瑰丽的梦想早日成真,但愿彩虹变通途。
  
   中秋赏月,月在心中。遥寄思念,花好月圆。
  
   圆月高挂,皎洁清辉,亲情融融,温暖绵绵。
  

完成时间:2006.10.07 16:25:47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1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