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双节"带来了什么?

写作者:声东击西     日记本: 每天给自己找个快乐理由

日期:2006年10月07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40

  
   "双节"带来了什么?
   一周的长假很快就要和人们说拜拜了,今天是长假的最后一天。人们大都选择了最后一天从各地返回,这是大多数人的生活习惯。我也不例外,昨天开始给求学的女儿收拾行囊,一大早就急匆匆往车站赶,女儿要返校。
   其实这几日基本都是在忙碌中、奔波中度过的,也不知道这是在度假还是在“加班”,说实在的,感觉比一连加了一周的班还累,四个字:身乏心累!这难道就是黄金周的代价?!
   这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周,两个节日凑热闹似的赶到了一起,长假的第一天,说“秋高气爽,万里无云”一点都不过分,老天爷甚至还非常配合地派出了太阳使者,阳光普照大地,据说这一周都会风平浪静,难得的好天气。人的心情也莫名地振奋起来。
   街上的行人永远都以那么一种姿态在不停奔走,坐在公交车上,才发现交通分外的吃力,尤其是济南的交通,本地人都不敢恭维的,更别说外地人了。这就决定了在节日期间人们永远也不敢奢望交通状况的好转,从山大路到泉城公园(老植物园)不过二十分钟的路程今天我却把一个小时花在了路途中,郁闷之极!
   凑热闹累了两天,在第三天,决定以购物代替出行权作休整。多数是围绕女儿的购物主题(衣着类),穿梭于大小名品专柜,促销的、打折的、新款的等等,眼花缭乱。不管怎么说,还要捎带着看看月饼。我发现月饼仍卖得热火朝天,精美的包装眩晕了我的眼。老实说我对月饼实在没有兴趣,赏月是一种雅兴,但如果在如此一个诗情画意又乡情浓浓的环境下赏月的同时嘴里还不停嚼着东西会不会有碍情趣?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那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习俗,吃月饼也许能传达某种情感上的东西,这大概就是人们乐此不彼的原因吧!
   长假的第六天,仲秋之夜,月亮很朦胧,很多情。不是太亮,也不是太高。有很多诗人为月亮唱过无数的赞歌,也有好多作家和诗人借月亮抒情为仲秋寄语。我不想在此为月亮写什么,我只是在也这个多情的夜晚,在月亮的下面,与女儿一起赏月的时候,独自小酌,有种伤感,有些许的遗憾。此时此刻,我终于明白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真正含义。我把这些“遗憾”一股脑地灌下去,也不知道喝了多少,更不知道明白了多少,只听到女儿说了一句“明知‘古难全’,何苦求两全”。不知道是自言自语,还是在安慰我。只是眼前,也只能在圆圆的月亮下面,吃着圆圆的月饼,想着难以圆圆的心事……
   我在想,如果这七天可以以另外一种情调出现的话,放松的不仅是我们日益绷紧的神经,还有一种返璞归真的质感,何乐而不为!我们又何必超负荷的挥霍呢?
  
  

完成时间:2006.10.07 11:33:59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0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