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无题

写作者:你的左边     日记本: 茶飘香

日期:2004年03月15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439

  周末文艺 04/2/27
  
  音乐
  
  S:与文艺牵手
  G:和快乐相约
  S:亲爱的听众朋友们,本周广播台节目周末文艺又与你准时相约。
  G:我们在今天的节目里为大家安排了“影视杂论之>和>的唯美比较”、和“音乐无限之古典乐曲篇”, 管婷和子旋希望能与你一起渡过快乐的午间。
  
  音乐
  
  S:当今中国影坛上呢,活跃着两支不同的创作队伍。他们分别是80年代中期崛起的以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和90年代初期崛起的以娄烨为代表的第六代导演。第五代导演自觉地背负起历史的负重感和社会责任感,他们的影片里充斥着民族个人神话以及历史文化的挟裹。而第六代导演则有意识地挣脱了第五代的形式,决心走自己地路线。他们的作品主题平凡,电影语言也不新颖,却有极强的感染力。电影《英雄》与《苏州河》分别是两代导演的代表作,两家千秋从中可略见一斑。
  G:这两部片子主题、风格相距甚远,却都拍得极唯美。唯美就是理想化,它可能脱离现实,脱离生活。它趋向于一种极端,而且不一定是好的极端。我们在这里想说的,就是《英雄》与《苏州河》唯美的不同之处。
  S:《英雄》的唯美很细节。首先一段故事四个版本的诠释已经很不容易,这是外在的唯美。深入电影本体,该片内容的唯美让人叹为观止。一是色彩。色彩是四个版本的形式载体,直接为叙事服务,又寄托了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红色的狭隘,蓝色的忧郁,绿色的激荡和白色的殊途同归,营造起一段爱情的华丽框架。如月被飞雪刺中后,鲜血染红了天地和漫天飞舞的黄叶,凄惨欲绝,唯美至极点;残剑飞雪初次见面时身着绿衣,与碧水青山融为一体,飞雪的黑发瀑布般倾泻而下,令人惊艳;秦国大军出场,必是飘舞的红缨红绸,或是耀眼的白缨黑甲,富有气魄。片中这样的场景很多,导演娴熟的驾驭色彩,挥洒自如,拍出视觉冲击力极强的画面,大肆唯美。
  G:二是音乐和音响。呜咽的小提琴,激越急促的鼓点,如泣如诉的古筝,反复出现的和嗡鸣,是音乐的主体。令人难忘的是无名与飞雪在书馆门外挡箭阵的那一段。无数枝秦箭骤雨般扑向二人时,运用了高速摄影。凄美的小提琴随之不绝如缕——典型的声画对位。这种唯美的处理方式,将“英雄”的符号象征意义极度扩大化,从而更好的为主题服务。片中对音响的特殊处理更是随处可见,贯穿始终,坚决遵循唯美路线。
  S:如果说《英雄》的唯美是一种视听意象的唯美,那么《苏州河》的唯美则是一种情绪的唯美。它是一种微妙的状态,是一种特殊的概念。这种唯美不同于《英雄》的大肆张扬。它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然后不动声色的将观众俘获。新旧交替的街道,阴沉的天空,晃荡的光影,悬吊的灯泡,破旧的房屋,走私的伏特加,不够炫的酒吧……这些都不是构成美丽爱情故事的元素,但穿过那肮脏昏暗的外表,里面所涌动的,是对爱的追寻,是对真情的执着。影片所散发出的忧郁气质,使其多了一层灰度的浪漫唯美。你可以反感,可以眼花缭乱,可以明知不真实甚至骂它扯淡,最后却一定会感动。这就是《苏州河》看似漫不经心却无限的张力,后劲十足。
  
  G: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会像马达那样找我吗?
   S:——会。
   G:——会一直找吗?
   S:——会。
   G:——会一直找到死吗?
   S:——会。
  
  G:爱情和寻找的主题在此不言而喻。马达仅仅因为一次绑架使牡丹跳河就执着得用一生去寻找她,并且竟然找到了!在现实中这是不可能的。但娄烨执意要讲述这种唯美的理想化的感情。他是孩子气的,于是有两个孩子气的镜头让人难忘。牡丹跳河时,仰面直落入河中。镜头剪切很干脆,使那个女孩子刚烈的爱情极端唯美;那个记录马达掀开帘幕一角窥视美美换衣服的长镜头,也是对不懈和执着的暗示。
  S:《苏州河》的电影语言和技巧并不新鲜。第一人称叙事的拍摄方法,大量的运动镜头和摇晃镜头,双重叙事结构,肩拍,大广角……都是别人用过的。所以《苏州河》不像《英雄》那样刻意的招摇,但它越是自顾自的唯美着,把观众晾在一边不明所以,观众反而越有进入的欲望。于是观众被写意的画面骗进去了,被悒郁的音乐骗进去了,跟着主角一起唯美。直到黑场了旁白说:……我知道这一切都不会永远……可是我宁愿一个人闭上眼睛……等待下一次爱情的来临。还是唯美。
  G:《英雄》是形式的唯美,《苏州河》是意蕴的唯美。这就是两代的不同。第五代作品形式再夸张也是为内容服务的,它们总有一个深刻甚至沉重的主题。第六代作品主题简单平凡,语言老套,只要把情绪传染给观众就好。所以我们看了《英雄》会忍不住思考什么,看了《苏州河》就找个安静的角落,黯然神伤一会儿,再忘掉。
  
  音乐
  
  S:我们今天的音乐无限栏目跟大家聊的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十大乐曲,这些乐曲经几千年流传,是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艺术瑰宝.
  G:古曲中最有名的莫过于:高山流水.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复鼓琴,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S:没错,还有大家熟悉的广陵散琴曲.又名《广陵止息》。据《琴操》记载啊:战国聂政的父亲,为韩王铸剑,因延误日期,而惨遭杀害。聂政立志为父亲报仇,入山学琴十年,身成绝技,名扬韩国。韩王召他进宫演奏,聂政终于实现了刺杀韩王的报仇夙愿,自己毁容而死。后人根据这个故事,谱成琴曲,慷慨激昂,气势宏伟,为古琴著名大曲之一。汉魏时期嵇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政而遭杀害,临刑前曾从容弹奏此曲。
  G:大家熟悉的还有:平沙落雁,在明朝此曲称《落雁平沙》。曲调悠扬流畅,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降落前在天空盘旋顾盼的情景.乐曲十面埋伏描写的是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在亥下最后决战的情景 。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 另外还有表现渔樵在清山绿水之间自得其乐的情趣的渔樵问答也是大家所耳熟能详.
  S:乐曲夕阳箫鼓是抒情写意的的乐曲,1925年前后,上海大同乐社根据经曲改编成丝竹乐曲《春江花月夜》。汉宫秋月呢表现的是古代受压迫宫女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关于梅花三弄有些朋友可能不明白为什么称为三弄,这是因为曲中泛音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了三次,故称“三弄”。 相传晋恒伊作笛《梅花三弄》,后人移值为琴曲。乐曲通过歌颂梅花不畏寒霜、迎风斗雪的顽强性格,来赞誉具有高尚情操之人。
  G:乐曲阳春白雪,相传为春秋时期的晋国师旷或齐国刘涓子所作。“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荡涤之意,“白雪”取懔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还有胡笳十八拍.相传汉末大乱,连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难中被匈双所掳,流落塞外,后来与左贤王结成夫妻,生了两个儿女。在塞外她度过了十二个春秋,但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曹操平定了中原,与匈奴修好,派使节路用重金赎回文姬,于是她写下了著名长诗《胡笳十八拍》,余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琴曲中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琴歌等版本。曲调虽然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蔡文邪路思念故乡而又不忍骨肉分离的极端矛盾的痛苦心情。音乐委婉悲伤,撕裂肝肠。
  
  音乐
  
  G:时间很快,我们的节目又要跟大家说再见了。
  S:本次节目由校广播台和成教学院团委联办,感谢责任编辑王纪恩老师,编辑子旋。
  G:关爱无处不在,精彩时刻绽现,
  S:听众朋友:周末文艺栏目,感谢您的收听!
  G:下周同一时间
  合:再会。
  
  

完成时间:2004.03.15 20:49:21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8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