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机警—[秦宓]、[和珅]

写作者:一马平川     日记本: 岁月的痕迹

日期:2006年09月17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50

   秦宓
  
   (原文)吴使张温来聘,问秦宓曰:“天有头乎?”宓曰:“有。”温曰:“在何方?”宓曰:“诗云:‘乃眷西顾。’以此推之,在西方。”温曰:“天有耳乎?”曰:“天处高而听卑。诗云‘鹤鸣九皋,声闻于天’。”温曰:“天有足乎?”宓曰:“诗云:‘天步维艰’。无足何以步之?”温曰:“天有姓乎?”宓曰:“姓刘。”温曰:“何以知之?”曰:“天子姓刘,以此知之。”
  
  注:1、张温:三国时吴国人,以善辩著称,官至太子太傅。
  2、秦宓:三国时蜀国人,以口才见长,任别驾中郎。
  3、乃眷西顾:语出《诗经·大雅·皇矣》,“乃眷西顾,此维与宅。”译文:“上帝顾视西方岐周,决定安居在此地。”
  《诗经·小雅·鹤鸣》。九:虚数。皋,沼泽地。全句译文:“鹤在沼泽地中鸣叫,声音响彻云霄。
  5、天步维艰:语出《诗经·小雅·白华》:“天步维艰,之子不犹。”
  6、天子:在此指刘备。
  
   吴国使者张温来到蜀国,问蜀国辩士秦宓:“天有头吗?”“有呀”张温又问:“在哪里呢?”秦宓说:“诗经上说‘上帝顾视西方,在此安生。’从这句话来推断,就在西方。”又问:“天有耳朵吗?”“有呀,上天虽然呆在高处,但能听见下面的声音。诗经上说‘鹤鸣九皋,声闻于天’。”又问:“天有脚吗?”答:“有呀,诗经上说‘天步维艰’,没有脚怎么能走路呢?”张温又问:“天有姓氏吗?”“有呀,姓刘。”张温反问:“从哪里知道的?”秦宓答:“天子姓刘,用这个来推断就可以知天自然姓刘了。”
  
   宋真宗的《劝学文》中说:“富家不用买良田, 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 ,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 ,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 ,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 ,五经勤向窗前读。”可知读书的种种好处了,“破万卷书,行万里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都是前人劝导我们要喜好读书,先成为一个书虫,后吃饱了才能满腹经纶,办任何事时只要运筹帷幄,就能决胜于千里之外。当然,正确与否,自有公论。但肯定的是,读书能让我们多见识,长智慧,从秦宓的对答如流中来看,想在《劝学文》里添加一句“儿孙不用察言色,书中自有舌如簧”,实不为过也。
  
   和珅
  
   (原文)和珅与朝贵偶语,必盛称太上皇。嘉庆密侦得之,怒詈曰:“和珅奴才,可恨蔑视朕躬。不给他一个信,他还做梦哩。”翌日,召见便殿。问:“太上皇与朕孰贤?”和顿首谢曰:“奴才不敢说。”强之,乃曰:“太上皇有知人之明,陛下有容人之量。”
  
  注:太上皇,此指清高宗乾隆皇帝,为嘉庆帝生父。
  
   众所周知,和珅是一位清代有名的权臣,乾隆时任户部侍郎兼军机大臣,任职时结党营私,贪污受贿,但深得乾隆帝的赏识。所以,当乾隆退位封太上皇后,每当与朝中官员交谈时,和珅就大夸太上皇的好处,作为儿子又作为皇帝的嘉庆帝听了有点生气了:“这个狗奴才,也太蔑视朕躬了。”第二天,在便殿召见和珅,问:“太上皇与我,哪一个强?” 和珅下跪磕头说:“奴才不敢说。”嘉庆一定要他回答,和珅只好说:“太上皇有知人的圣明,陛下有容人的大量。”
  
   从这话中可以看出,和珅确是一个机警的人了,他把嘉庆帝抬到了高位,盖了帽并下了套,夸皇上是一大肚量的人,不必跟我一个奴才一般见识。虽一时侥幸,但终究逃脱不了悲惨的结局,乾隆死后,嘉庆帝逼他自杀,家产抄没,时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之说。正如《临江仙》写道:“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富贵浮云,必竟都是身外之物。
  
   当然,作为历史人物,和珅也不是一无是处的,他对编纂《四库全书》是尽了力的,是他把《红楼梦》这本当时的禁书纳入了《四库全书》中,让我们今日有幸目睹,并为之疯狂。

完成时间:2006.09.17 08:26:48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2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