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终于结束。
这么长的一个假期,在结束的时候,才突然想起将来怕是再难遇见了,这个假期里的所有经历突然鲜明起来,我知道二十五岁的这个假期,我走过了或许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程路,或许一切于我该是有福的吧?当我这么想的时候,那一刻,我的心是安静的。
我想,到现在我该是可以从容回忆了吧?回忆一切拐角处的遭遇和遭遇一切时心里的悸动,震撼,伤感,不安,绝望和那反抗绝望之后的片刻安宁,以及那种神秘的广阔的源自伟大信仰的不可思议的安慰和希望。我越发明白,生在这样的尘世,要继续活下去而且活的称心如意是怎样艰难的一件事。当我于尘世间追逐永恒的努力都归于失败之后,我却似乎终于懂得了一些有关永恒的真相。生活一直都是这样,用一种别样的教法,在苦闷极致的深渊里,让你于最寻常之中,看见苦难枝头的那抹微笑。就像米兰昆德拉在《生活在他方》里写的,一个高僧,晚年在一道宏伟的山门上,看到一只弱不禁风的蝴蝶摇摇摆摆就飞过去了。那一刻,他顿捂了人生的轻盈与沉重。我们以为自己爱得死去活来,没法放弃,可是,就一个微小的关节,你会突然清醒过来。我们总喜欢无限久远的东西,惟有它才能给我们安心,没有时间空间,没有阻隔障碍的无限是那样的绚烂夺目,帮助我们超越身体和意念的限制,到达真实不虚的永恒。可悖论就在于,我们以一颗脆弱的心在这尘埃遍布的世间追寻,却看到太多缤纷的美丽最终走向凋零,一次又一次接受内心深处关于无限,生命,死亡,自我,爱与孤寂的扣问。最后,终于要问,无限的尽头在哪里?于是明白,人终究要走入信仰。
高兴的是终于看完沈从文大部分的集子。看他动荡不安的生活中怎样的充满了艰难与辛酸,又怎样以一种一无挂碍到处为生的感情接近了自然,写出那么美丽动人,永远让人同时得到快乐和忧愁的世界来,最后又怎样于否定中把困苦屈辱逆转成生命中正面,积极,肯定的力量和追求。还有史铁生,从《务虚笔记》到《记忆与印象》再到《病隙碎笔》,看他带着残疾的躯体在轮椅上年复一年的沉思默想,度过绝望的青年生活,最终获得强大的思考力。我想,思考决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一切的思想必是痛苦而忧郁的。然而这一最沉思的时刻却也是生命中最强大的时刻,惟其有这样的思考和苦痛,才可以最终像他那样的谈论死亡,认清死亡,面对死亡。在他们那里,我终于明白苦难的意义和价值,生活除了反抗和怨怼,更应该走进接受和理解,纯粹的人生必要在接受和理解之后才会有真正的承担和强大。
关于爱,我想我该对自己说点什么了。我不想比较任何人的爱情,爱情是没的比较的,也没可能了无遗憾。我曾经以为相爱的人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分开的,可是我还是错了。当生活改变了,爱也流逝了。没有失恋者的世界,是不是会比现在美丽一点呢?也许不会的吧,如果没有失恋,又怎能了解爱,了解生活,我们又怎会知道,这个世界除了自己的感情,还有别人的感情,是所有人一起才有了这样的世界?我们又怎会长大?当爱情来临的时候,当然也是快乐的。但是,这种快乐是要付出灵魂的,也要学习去接受失望,伤痛和离别。因为离别将会是每一个人的必修课,无论它以哪种方式呈现。我知道那是多么痛苦,可是,后来你会明白,这是人生。也许当我们把一段一段的爱情看作人生道路的指引,一次痛苦,一次思考,一次成长,这样看来,失败的爱情或许不再可怕。
是该结束了吧,一切过往的快乐与悲伤。我想为自己写一个漂亮的结尾,可是生活还没有结束,思想也还是那样无边无涯,我想,就让它从这里开始吧。又想起史铁生的话,就以它们作结,也从它们开始吧:“要是有些事我没说,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比如说邮票,有些是用于寄信的,有些仅仅是为了,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