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写作者:爱在天上人间     日记本: 红杏枝头春意闹

日期:2006年08月17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847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音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
  
  
2006年08月17日16:08 偶然(徐志摩) [补记]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注:能把“偶然”这样一个极为抽象的时间副词,使之形象化,置入象征性的结构,充满情趣哲理,不但珠润玉圆,朗朗上口而且余味无穷,意溢于言外——徐志摩的这首《偶然》小诗,对我来说,用上“情有独钟”之语而不为过。
  诗史上,一部洋洋洒洒上千行长诗可以随似水流年埋没于无情的历史沉积中,而某些玲珑之短诗,却能够经历史年代之久而独放异彩。这首两段十行的小诗,在现代诗歌长廊中,应堪称别备一格之作。
  这首《偶然》小诗,在徐志摩诗美追求的历程中,还具有一些独特的“转折”性意义。按徐志摩的学生,著名诗人卡之琳的说法:“这首诗在作者诗中是在形式上最完美的一首。”(卡之琳编《徐志摩诗集》第94页)新月诗人陈梦家也认为:“《偶然》以及《丁当-清新》等几首诗,划开了他前后两期的鸿沟,他抹去了以前的火气,用整齐柔丽清爽的诗句,来写那微妙的灵魂的秘密。”(《纪念徐志摩》)。的确,此诗在格律上是颇能看出徐志摩的功力与匠意的。全诗两节,上下节格律对称。每一节的第一句,第二句,第五句都是用三个音步组成。如:“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壳,”每节的第三、第四句则都是两音步构成,如:“你不必讶异,”“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音步的安排处理上显然严谨中不乏洒脱,较长的音步与较短的音步相间,读起来纡徐从容、委婉顿挫而朗朗上口。而我在这里尤需着重指出的是这首诗歌内部充满着的,又使人不易察觉的诸种“张力”结构,这种“张力”结构在“肌质”与“构架”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意向”与“意向”之间诸方面都存在着。独特的“张力”结构应当说是此诗富于艺术魅力的一个奥秘。
  所谓“张力”,是英美新批评所主张和实践的一个批评术语。通俗点说,可看作是在整体诗歌的有机体中却包含着共存着的互相矛盾、背向而驰的辨证关系。一首诗歌,总体上必须是有机的,具各整体性的,但内部却允许并且应该充满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张力。充满“张力”的诗歌,才能蕴含深刻、耐人咀嚼、回味无穷。因为只有这样的诗歌才不是静止的,而是“寓动于静”的。打个比方,满张的弓虽是静止不动的,但却蕴满饱含着随时可以爆发的能量和力度。
  就此诗说,首先,诗题与文本之间就蕴蓄着一定的张力。“偶然”是一个完全抽象化的时间副词,在这个标题下写什么内容,应当说是自由随意的,而作者在这抽象的标题下,写的是两件比较实在的事情,一是天空里的云偶尔投影在水里的波心,二是“你”、 “我”(都是象征性的意象)相逢在海上。如果我们用“我和你”,“相遇”之类的作标题,虽然未尝不可,但诗味当是相去甚远的。若用“我和你”、“相遇”之类谁都能从诗歌中概括出来的相当实际的词作标题,这抽象和具象之间的张力,自然就荡然无存了。
  再次,诗歌文本内部的张力结构则更多。“你/我”就是一对“二项对立”,或是“偶尔投影在波心,”或是“相遇在海上,”都是人生旅途中擦肩而过的匆匆过客;“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都以“二元对立”式的情感态度,及语义上的“矛盾修辞法”而呈现出充足的“张力”。尤其是“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一句诗,则我以为把它推崇为“新批评”所称许的最适合于“张力”分析的经典诗句也不为过。“你”、“我”因各有自己的方向在茫茫人海中偶然相遇,交会着放出光芒,但却擦肩而过,各奔自己的方向。两个完全相异、背道而驰的意向——“你有你的”和“我有我的”恰恰统一、包孕在同一个句子里,归结在同样的字眼——“方向”上。
  作为给读者以强烈的“浪漫主义诗人”印象的徐志摩,这首诗歌的象征性——既有总体象征,又有局部性意象象征——也许格外值得注意。这首诗歌的总体象征是与前面我们所分析的“诗题”与“文本”间的张力结构相一致的。在“偶然”这样一个可以化生众多具象的标题下,“云——水”,“你——我”、“黑夜的海”、“互放的光亮”等意象及意象与意象之间的关系构成,都可以因为读者个人情感阅历的差异及体验强度的深浅而进行不同的理解或组构。这正是“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易·系辞》)的“象征”之以少喻多、以小喻大、以个别喻一般的妙用。或人世遭际挫折,或情感阴差阳错,或追悔莫及、痛苦有加,或无奈苦笑,怅然若失……人生,必然会有这样一些“偶然”的“相逢”和“交会”。而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必将成为永难忘怀的记忆而长伴人生。
  
  
  
  来自:文学网
2006年08月17日17:08 人生自是有情痴 ~~ [补记]
    人生自是有情痴
  
  
  
   -------读《人间四月天》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休道半缘君。
  
   《人间四月天》是台湾艺术学院戏剧艺术硕士王蕙玲的力作。也是少数出版的剧本之一。作家凭着她执着于文艺剧的风格,非凡的才情,创作的诚意开创了一种口味。《人间四月天》风迷世界半边天!
  
   全剧描写了徐志摩的浪漫爱情故事。着力的是剧中人灵魂深处的感觉,心底深埋的那份真。人物的欢心、赤心、苦心、素心表现的淋漓尽致!志摩的直性率真,热烈自信;幼仪的稳健、内敛;徽音的才情与美丽丽;小曼的天真浪漫,纤弱易碎鲜活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也许这改变不了庸碌而麻木的现代人,也许这也只是过眼烟花,但或者,或者会有些许的感动,些许的震颤不经意悸动你我的心弦!
  
   张幼仪的一生平淡平凡却自成传奇。她愚诚的守护生命所赐给她的全部,不论是最好的还是最坏的,她严肃而认真的去执行她对生命应尽的责任。她的感情是内敛的。而志摩却有一颗易感细腻的心:"我不求什么,只求你明白"。碍于下人,碍于父母,碍于……他们没有沟通的方程式,内心看似水波不兴实际沉潜着太多的挣扎,"拿捏着相处"导致了志摩对幼仪的蓄意冷漠,志摩去逝多年后,幼仪重返剑桥,重返她生命中最艰辛的路,仍不能消化志摩曾给予的冷眼相待,消除不了从内心深处扩散出来的痛。她从心里爱着志摩却不得不接受"世间不只是只有爱情一种情份,不爱并不是无情"的苦楚!
  
   因为徽音康河是志摩一生的情结。我跌进去了/在康河的那一晚/我爬不上岸/我连一根浮木都找不到/漩涡把我整个给漩进去/我挣扎/可是水草更绊着我/我喘不过气,几乎窒息/然后,我放弃/我我感到自己沉又沉/沉到一种莫名的狂喜和痛苦/我想我是回不去了/康河是有灵性的,但它却无力担起那么浪漫的爱情!徽音是那一代才女的典范,她彻底地燃尽自己绽放了光芒得到了肯定与尊敬,徽音与志摩有爱的浪漫,却不能共享人生:徽音一避苏格兰,再避回国船上挥别爱情以及志摩与徽音在北京前门巷口重逢,那团怅惘落寞的失意情境无不证明爱情从来就是一个千回百转的事儿!对徽音志摩深受着"求不得苦"无意评说徽音选择的对错,但这里不得不提到梁思成先生,对徽音的感情似国画中的留白,不点染但但意境在,像空气一样包围着徽音,而志摩的感情则是"浓得化不开"!无意两种类型的优劣:如果说志摩的生命是锦瑟银铮的激越,真性灵的流泄!那么思成先生的生命则是一种直白的含蓄,一种本色的绚烂,一种品味极高的美!徽音心底从来默默地爱着志摩,但两人只能相互遥望各自的世界,他们的爱恋思成一直都明白,徽音的坚持他也明白,所以在志摩飞机失事后,亲自在出事地点拾回一片残骸,挂在他们睡房以纪念,志摩与徽音的"灵犀相通,夫又何求"的爱恋令我彻头彻尾的感动!冥冥中回眸: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妖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
  
   志摩爱上小曼是我很诧异的事儿!又一番天崩地裂的苦情,志摩小曼性格上的相通之处应该是他们走到一起的根本原因:他们是怕冷清要热闹各自孤单的孩子,因为这之前他们都没有得到过一份如实的爱,他们内心深处对自己是放纵的,他们有勇气靠爱情活着!可小曼令热情的志摩失望的!意志薄弱沾染鸦片,与翁瑞午的暧昧关系对一生以爱情维系的志摩来说是一个大的悖论!绝然的反讽!一向相信爱就是力量的志摩突然看到了爱的无用与脆弱,生命以变型的方式扭曲了志摩的爱情,使志摩学会了与生命中的不圆满活着,爱的伤害不能区分谁对谁错,结果却是长久的遗憾!只装作不在乎,心里盼望的手中努力的还是苦苦经营的那份感情!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在梦的轻波里依洄/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她的温存,我的迷醉/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她的负心,我的伤悲/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读罢掩卷,徐先生玉树凭风的形象站在面前,因为"面对徐家的事---除了点头我不知道我还能有选择的权利"对幼仪志摩有着终生的亏欠!因为"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惟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对徽音志摩有着揉进生命的爱恋,因为"一点幽情动早,是情字一动就要生怅惘。对小曼志摩握碎爱情,付出的是甘泉,回报的却是苦海!
  
   含愁弄影、无法超越的悲哀,关于爱情的思考扑面而来:真的!感情能够跨越时空达到默契!觉悟你我的灵魂,感动你我的情怀。志摩的爱情是一件大寂寞、大悲哀的事。王蕙玲女士将爱情融于生命的探究、阐发,蕴含着由衷的感悟和沉重的思考:"为什么现在的人,怎么过都精神萎琐不快乐?为什么徐志摩那时的人却个个精彩?"
  
   云卷云舒中,无端绪的一些意念袭上心头:人世的可爱,就在于它的有情有爱的牵绊!爱情是令人怦然心动的纯洁,净化一切有形的和无形的东西,爱可以是情空万里,也可以是狂风暴雨!清夜扪心时,掩卷沉呤时,青灯长座时,回顾这段深沉的爱情故事,你内心深处也许低回不已!也许你已腮边凉沁!
  
   真的,泪无法不流!
  
  
  来自:中文期刊网
2006年09月06日11:09 如果这都不算爱 ? [补记]
    写作者:徐博达 日记本: 岁月空城
  
  日期:2006年09月02日 星期六
   天气
  
   心情
  
   被翻看:80
  
  
  
  如果这都不算爱  文 / 无处徜徉
  
  
  
  
   分明是正娶夫人,死后却不能与丈夫合葬。他离开时她29岁,此后她素衣服丧,直至34年后孤身一人病逝于上海华东医院。她被刘海粟赞誉为“一代才女,旷世佳人”;她被他深深爱着,他对她说,“我有你什么都不要了。文章、事业、荣耀,我都不要了。诗、美术、哲学,我都想丢了。有你我什么都有了。”她的结婚之日,证婚人梁启超没有祝福,而是严厉地训词道,“你此后不能再分他的心,阻碍他的工作”。
   
   她是谁?你说她曾经风华绝代艳压群芳毫不为过。你说她在他死后“浪漫烟去此恨绵绵”也是实情。作为徐志摩的第二任夫人,社交名媛,陆小曼在徐志摩生前,就备受争议。在他死后,她绝迹于社交圈,倾注一生整理他的遗作,并且自己专修画术,成为上海画院的专职画师。这是怎样孤寂而又隐忍坚持的日子呢?
   
   徐志摩死后多年,他的结发夫妻张幼仪回忆他说,“如果照顾志摩和他家人叫做爱的话,那我大概爱他吧。”徐志摩在剑桥时,张幼仪远涉重洋到英国,乘飞机时呕吐了一下,他嫌弃地撇过头去,说,“你真是个乡下土包子”。徐志摩在张幼仪产后不到一个月逼她离婚。徐志摩这辈子羞辱过的女人或许就是张幼仪,但是,张幼仪却抚养他们的儿子长大成人,并在他死后照顾他的家人且安葬他的父亲。徐志摩母亲离开人世时,徐家让张幼仪回去参加殡葬,却不准陆小曼参加。应该说,尽管徐志摩已经与张幼仪离婚,但她作为徐家媳妇的地位却从来未曾撼动过。
   
   那么,林徽音与徐志摩呢?作为徐志摩生命中一个重要的女子,志摩之死与林徽音应该有着一定的联系。为了赶上林徽音在协和礼堂向外宾作的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讲演,徐志摩搭乘一架军用小飞机前往。志摩36岁的人生就此在空中消散。此后几十年,直至林徽音去世,由梁思成从济南为徐志摩料理丧事带回的那块飞机残骸一直悬挂在她与梁思成的卧室墙上。这对林徽音,对梁思成,我想都是极不容易的。林徽音想必也是爱着徐志摩的,只是,斯人已去,空留怅惘。
   
   应该说,在徐志摩的情感史上,张幼仪是他不爱的,林徽音是他无法得到的,而陆小曼,他们历尽艰辛终于走到一起,却留下绵绵之爱恨。“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惟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志摩是爱陆小曼的。这一切陆小曼当时未必真的领会。俩人还时常吵架。想当初志摩排除家族干扰和不顾师友的反对,而小曼也终于结束与王庚拉锯般的离婚,两人走到一起,需要多大的勇气。只是婚后,志摩拥揽据说美艳绝伦的陆小曼,并没有想象那么美好。那时,徐父已断绝了对志摩的经济援助,陆小曼的挥霍无度让志摩焦头烂额疲于奔命,他不得不同时在三所大学任教,课余还赶写诗文,以赚取稿费,但是,就是这样,也是无法满足陆小曼每月至少银洋500元,有时高达600元,相当于现在两万元左右的花销。此后,陆小曼又染上鸦片,她每天沉迷社交圈,赌场,这更让志摩心力交瘁。
   
   这世上,有些人相爱着,却又彼此伤害着。只因为,尽管知道人生无常转瞬即逝,但却总是相信不会很快死去,总以为前方还有漫长道路要一起走过。
   
   陆小曼曾对郁达夫的妻子王映霞说,“婚后,志摩对我不但没有过去那么好,而且干预我的生活,叫我不要打牌,不要抽鸦片,管头管脚,我受不了这样拘束的生活。”我们可以想见当时两人的分歧。
   
   徐志摩与陆小曼的最后一面是负气而别。起因是志摩让陆小曼戒了鸦片,两人大吵一场。没有想到,这次离开竟然就是诀别。
   
   按照陆小曼的浪漫天性,我们确实很难相信,徐志摩死后,陆小曼真的就几乎销声匿迹,谢绝社交,而且终身不嫁。但她确实做到了。她的卧室里挂着志摩的大幅遗像,每隔几天,她就在遗像前放上一束鲜花,这样,直至她离开。她对王映霞说,“艳美的鲜花是志摩的,他是永远不会凋谢的,所以我不让鲜花有枯萎的一天。”
   
   在这里不能不提到翁瑞午。翁是清代名臣之后。在陆小曼后来的个人生活中,他与陆小曼同居在一起。但是,陆小曼约定与他不结婚,也不许他抛弃发妻。翁瑞午想必是很明确陆小曼对他的情感的。徐志摩在世时,他就是陆小曼身边的一个重要的朋友,此后多年,他在她的家里,每天面对着素衣服丧的陆小曼和放着鲜花的志摩的遗像,想无动于衷是很难的。陆小曼说,“我对翁其实并无爱情,只有感情。”可想而知两人的关系。
   
   徐志摩死后,陆小曼还戒了鸦片。她过着简朴的生活,她整理他的文稿,志摩死后的两本重要著作,《爱眉小札》与《志摩日记》就由她编辑而成。她还动手编起八集本的《志摩全集》,费尽周折,总算留下了清样与纸型,在她离开人世30年后,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据此出版了《徐志摩全集》五册。她艺术上成就斐然,她的画作《唐宋人诗意》被誉为“清逸雅致,诗意盎然,自然洒脱,韵味无穷,洋溢着书卷气,是文人画的风格。”年近半百后,她走出卧室,被当时的陈毅市长聘为上海文史馆馆员,之后,又成为上海画院的画师。她努力地活着,兑现她对志摩的承诺,“我一定做一个你一向希望我所能成的一种人,我决心做人,我决心做一点认真的事业。”
   
   陆小曼对徐志摩,如果这都不算爱的话,那么,你以为的爱情是什么呢?
   
   只是这一切,徐志摩都已不知了。短短一生,他是诗人,他是才子,他当然也是情种。他离开了张幼仪,远远注视林徽音,经历种种辛苦与陆小曼生活在一起,而在他死后,他生命中的这三个女人,也都用不同的方式,无法割舍对他的情感。
   
   想必,他是安慰了的。
  
  
  
   注:很久没有读过这样的文章,于淡淡的笔调里,蕴蓄着刻骨的深情。虽是散文,胜似小说。
   许多作者下笔万言的小说,这篇文章只用了千余字。
   很久没有推荐过文章,为此一推。
  
  
  
  
  

完成时间:2006.08.17 16:48:41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4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