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3月,一个人来到北京,在东四十条的南豆芽胡同(据史料记
载,韦香主在任的时候此处曾是天地会青木堂在北京的一处落脚点)找到一家小旅馆,20元每天一个床
位,开始了我在北京上班的生活。。。。。。
一转眼三年过去了,买了车买了房也逐渐有了比较从容的生活,生造了100多个可也拉下了50来个的银行
债务,一切就算还行。。。。。
我想,可能我算是一个标本吧,是很多从外地来到北京工作和生活的人们当中普通的但是又比较典型的
一个标本吧。。。。。
我愿意把喜爱和感谢献给北京,也愿意把我对北京的感受和体会奉献给和我一样活在北京的朋友们。。
。。
一、 主流社会
北京是一个“有容乃大”的社会气氛,这应该是多年首都培养出来的一种文化传统,她不要求你必须会
说本地方言,也轻易不询问你的户口或者出身,所有的人你都可以来,只要你适合这里,你都可以生存
。。。。
但是你首先必须做到的一件事情,就是融入本地主流社会。。。。
按照管理科学的定义,人只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遗传,二是环境。遗传我们没法选择了,环境就是
需要我们尽量去把握的。来到北京,你就要有“我要在这里生活一辈子、要在这里传宗接代”的决心,
利用一切机会、一切资源尽快的使自己变成“北京人”,记住,“人活一个圈子”。。。。
“有容乃大”没问题,但北京的文化气氛对外来人也自有挑剔的地方,这就要求你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
丰富自己,科技、政治、国际、传统、时事、怀旧、时尚等等等等都得了解点,不然怎么和别人侃啊,
象汽车、美女、掌故之类的话题更要恶补,不然万一得了个“丫整个一农民”的评语,就勿谓本人言之
不预了。。。。。。
北京是一个很讲究个性讲究个人观点的社会,你要一面对各种话题娓娓道来,一面要隐含一层“我都懂
但是有很多地方我看不上它们。。。。”的意思,最好这种“看不上”还正好说在点儿上,那就要恭喜
你了!
只要你在北京接触的人不会看不起你了,甚至看的上你了,甚至有点佩服或者喜欢你了,你就可以开始
看本文的下面几点了。。。。。。
二、 专业性
北京开始成为一个讲究专业性的商业社会了,你需要为自己选择一个专业方向。
这个专业方向不见得是你上学的专业,跨行是很正常的,也许你都没上过大学也就谈不上什么专业,没
关系,这个专业方向是说你对一种产品或者一种服务或者一个行业非常非常的熟悉,熟悉产品、熟悉圈
里人、熟悉操作过程。。。。。就可以了。
曾文正公有言“卫身莫大于谋食,农工商劳力以求食也,士劳心以求食也,故或食禄于朝或教授于乡或
为传食之客或为入幕之宾,皆须计其所业,足以得食而无愧”就是这个道理。
你可以搞建筑景观设计或者投资地铁某号线、也可以组织皇马来中国表演或者在国贸开品牌店,也可以
专门给亚运村卖车的速印名片、知道什么时候去三里屯酒吧收空酒瓶子、甚至可着北京站或者西直门兜
售发票,反正就是你得熟悉一样产品(或者服务),图书、盒饭、汽车上牌照手续、怎么去央视“铲事
”、本机、闪存、某种垃圾、甚至专门口用的安全套,知道这种产品出哪门进哪门怎么送货怎么收款。
。。。。
你就在北京呆住了。。。。
三、 占有资源、发现需求
上面的第一点是你的社会资源,第二点是你的自身资源,如果你都有了,或者开始有了,那你下面的任
务就是发现需求了。
“发现需求、满足需求、获得利润”,别管是马克思还是亚当斯密或者萨谬尔森,谁都认可,你说他们
还能一块儿都错了么?社会上总是有各种需求存在的,这个你不用担心,就象生活中从来不缺乏美一样
,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
你走在街上、看报纸、侃、和人吃饭、去什么写字楼办事,总会发现各种各样的需求,北京的私车多了
你会想洗车需求肯定多了、马路边有一点空地儿你会想让别人停车你可以收他两块钱、写字楼电梯难等
你会想在电梯跟前装个屏幕放广告。。。。。就连去年闹非典别人都看卖医疗设备的赚钱了却没注意北
京站附近的几个农民工发了一小笔文具财——可进站口卖签字笔。那时候都得填健康表格,可坐火车又
随身带笔的人可不多(我倒是带着笔呢也打死也不会借给别人用的),几毛钱一支签字笔可着永定门这
边随便趸,一两块的卖了虽然挣的不多可见效快啊,又不占压资金。。。。。
要善于发现,你可能发现了100种需求,只要根据你自己的资源情况能够满足其中的一两种,也就够了。
。。。
今天你发现了没有?
四、 大气
在北京为人处事,一定要大气。这种大气的来源是给自己一个略高一些的目标然后充满自信的积极努力
的去实现它,唯此你才有这种大气的气质和境界,当然,在自信的同时别忘了随时流露些幽默和从容的
态度,哪怕是“扑诗”而已。。。。
别总提钱,一提钱就俗,哪怕你和他她他的都是真是想的是钱。。。。咱就说事儿,事儿得办好了,得
对得起谁谁谁,钱不挣没关系,可咱丢不起那人啊。。。。。
很多年以前有一种画,画上是一些复杂得乱七八糟的彩色图案,但你端着画仔细看一会,就会发现图案
的后面隐藏着诸如爱因斯坦的头像啊动物啊几何造型啊什么的。。。。。这种画告诉我们一个人生道理
,你仅仅盯住眼前表面的,可能永远发现不了背后你本来应该去获得的。所以,记得要说事儿,目光远
一点,只要你有事情做,或者参与一个事情一个项目,就行,换句话说只要你有机会为别人为社会做事
情做贡献,钱只不过是你所做奉献的副产品而已。。。。。它可能有时候多些有时候少些甚至有时候没
有,但是如果把时间标尺界定为5年10年的话,你会发现你所得到的和你所付出的总是差不多的。。。。
。
我一直相信普遍的正义是存在的。。。。。
为什么不大气一点?
五、 关注别人的感受
不管是泡马子做生意还是当官坐衙门或者办驾校,都要关注别人的感受。
人是社会的人,我们平时所能做的事情都是人与人之间合作的产物,做地产项目、做秀、做投资银行、
甚至做爱(别告诉我你靠自己啊),关注别人的感受是为了考虑别人的感受应该怎么处理,在整个事情
当中怎么保护别人的利益,这种利益可以是钱、是政治利益、是心理满足或者感官愉悦。。。。反正世
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只要发生接触,就有利益分配,就需要考虑进来。就象买车要上保险、修
车要走保险,修车的是要保险公司付钱的,所以一定会和保险公司把关系搞好,而买车上保险都是在经
销商那里就办好了的(不然怎么上牌照),所以经销商与哪家保险公司合作肯定就是看“返点”,以次
类推。。。。。。。世上万物各有各的道理。。。。。
你别说人家黑,因为如果我们去干这个生意,肯定也是照样来。。。。。按北京话说,只要不是不沾边
,就得了。。。。
把别人的感受考虑好,把别人的感受照顾好,把“求人办事”变成“与人合作”。。。。。你就在北京
混的越来越好了。。。。。
你可以开始考虑下一步准备换什么车了。。。。
六、 忽悠
“忽悠”本来不是一个北京的词儿,起源应该在东北,但忽悠真的只适合北京,只有皇城根下的三老四
少们忽悠起来,那才真正的贴切、对味儿。
忽悠本身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它往往确实能制造商业机会,用政府话讲叫拉动增长。我们看一个
城市的经济氛围,看“好不好”混,关键看两点,一是社会经济总量,二是交易频繁程度,总量越大、
交易越频繁,也就越好混,越有商机。而忽悠往往确实能创造商机,这也是总有人忽悠折了但是还是总
有人去忽悠或者被忽悠的原因。。。。
小忽悠很常见,比如随便什么产品找个牛大的形象代言人,或者宣称什么服装进过法国罗浮宫,或者卖
几套房子说您的邻居是谁谁谁之类的,还有比较常见的就是开一个饭馆,门口得弄点好车停那儿,来点
儿气氛,或者满饭馆墙上帖点名人照片什么的,仿佛名人来过的饭馆饭菜口味就是不一样一样。。。。
真正的忽悠嘛,讲究的就是一个大,设计一个事儿,尽量往大处设计,要设计一个大的背景,最好关乎
社会发展近千万市民民生甚至人类社会走向的,大背景当然要有大人物或者大财团,可着你知道的领导
、富翁、财团就往上提,至少500强里也得捎上几个,然后每个人都对你的这个事情多么多么的关心,这
事要成了得有多么多么好。。。。然后,记住了,这事就差这么一点点了,每次都这样,或者是缺200万
的启动资金,或者是缺一个什么手续,或者是上家下家的缺一个环节什么的,等等。。。
这种大忽悠其实就是北京的“拼缝儿”,看起来没边没沿,可唯一适合北京这片风水,包括从北京出发
去伟大祖国其他地区忽悠。。。。。而据观察好象成功概率还要大于35米远射的机会,不过还有一个前
提,就是车,俗点的来个奔驰宝马就行,法拉利小跑或者宝时捷吉普效果就比较好(去农村地区不宜)
,如果连个SNT或者阳光都没有的话,您还是歇菜吧。。。
遇到这种忽悠也不要慌,既不要被迷惑住了傻忽忽的成为牺牲品,也别害怕的躲开因此而失去了也许属
于你的商业机会。。。。。要心中有数积极参与不见兔子决不撒鹰。。。。
都是出来混的,看看谁鸡贼。。。。
七、 不羡慕、不放弃
只要你生活在北京,就会经常接触到有钱人,上面那些忽悠的就不用提了,随便一个不显眼的人物,抬
手就在大望或者万柳买了两套房子,还懒得贷款,或者开腻了底盘低的凌志嫌没视野换个宝马叉5什么的
,等等。这个时候记住了,千万别羡慕,当然,更别嫉妒。
要记住了两点,一就是事情都是有来龙去脉的,人家的潇洒必有缘故,必然有潇洒的来源和去向,也许
是祖上的荫德、也许是友情的孳息、也许是利益的共享,就算是机会砸脸上了那也是来源于痛苦的准备
;二就是想清楚,都是芸芸众生,各有各的业报,他在他那个位置有他的原因,你在你的位置有你可以
做的事情。。。。
你需要做的就是不放弃努力。
偶尔可以在写字楼的电梯里看见一些人,穿着煞白的劣质衬衣打着一条过于拘谨的领带,他们是来推销
的,一般会受到保安警惕的监视和礼貌但坚定的驱逐。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我对这些人其实是发自
内心的尊重的,也许我不需要他们的产品或者服务,但我尊重他们不放弃甚至有些忍辱负重的生活努力
。。。。。我相信他们当中每天都有人会获得应有的成功的。。。。。
我们要做的也一样。。。。
八、 不贪心
如果你已经做到了以上的七点,那就可以说你在北京生活的还是很成功的。。。。当然,你可以谦虚的
象广告里的周润发一样说“我才刚上路呢”来体现你的低调和有品位。。。。
不管怎样,从这个时候开始,你要学会不贪心,既不要给别人留下惟利是图的印象,也给自己保留些从
容和开心。。。。。
钱是挣不完的,够用为好,万贯家财超过300万的部分都是只能拿给别人去换取羡慕的,生不带来死不带
走留给儿女有时候还惹祸。。。。所以有人说100万是自己的1000万是亲友的1个亿是社会的,就象刘永
好,在回答清华学生关于他的50多亿财产的问题的时候,也说“那只是写在我名下的社会财产的一部分
”。。。。。甚至迷信的人认为,一个人来到世上该挣多少钱是注定的,挣到了也就该走了。。。。迷
信我们姑且不提,我们要说的是:假如你的生活不算拮据的话,开心就是最重要的了。。。。
我所认识的北京朋友们,从年入1千多万的到月薪1千多元的都有,可以说各自有各自的欢欣和烦恼,不
一定是钱多的快乐钱少的痛苦,但总体上来讲,给我的观念是:在北京,年收入30万的人最快乐。。。
。。
他们不算拮据了,只要不是经常买房或者换车(有病啊),一切生活开销足够从容了。。。。他们不算
富裕,但是比每年几百上千万的人要幸福很多,不辛苦,不用太多的去算计、去钻营,也没有太大的风
险可以担心,唯一缺少的,可能也就是那些可怜的虚荣心而已。。。。。。他们的经济情况已经使获得
更高的社会评价成为他们的生活目的了,他们可以学会更加宽容的去生活,从容而富有同情心,有自己
更加高尚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