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5)--风雨飘摇的那段日子
 
 
jlyjlwh200  2004-11-04 13:25   收藏:9 回复:12 点击:4051          

  
  2004年11月4日
  
  在大跃进那个年代,不知是人疯狂,还是时代疯狂?一些出乎人想象的事情却是日新月异。
  当时为了加速所谓的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使人们及早地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全国的情况说不清,在长春地区却要将家庭全部拆散,实行集中的军事化管理,男人一律住男的营房,女的住女营房,儿童全部住到幼儿园。
  这消息一传出,家家是哭天喊地、屯屯是哭声震天,人们将经历生离的严峻考验,比死别还要痛苦万分。家庭、亲情是人类有史以来的文明传统,动物还分帮分窝地住,何况人乎?这简直就是异想天开,但是那个年代谁敢言语?
  温河当然还是小孩子,不懂其中的厉害,只是觉得好玩。看到大人们哭天抹泪的,十分不解。他整天处于欢乐之中,他憧憬那光辉共产主义的到来,盼望着黑天白天地和小孩子一起嬉戏。那将是多么热烈的场面?将是何等的幸福生活啊?
  一天夜里,温河还没有睡实,门砰地一声响了,只见从外面走进一个人来。直到母亲划火柴点着灯,温河才看清是父亲,只见父亲的双手拎着四只鸡,鸡血顺着双手向下淌。
  原来见家要散了,一切物品及小牲畜等都要封存归公,父母商议趁上级还没有下命令,赶快把鸡杀掉,全家吃个散伙饭吧。于是白天不敢动手,怕被人看到报告上级,就麻烦了。黑夜抓鸡怕鸡叫,就先紧紧掐住鸡的脖子,从来没杀过鸡的父亲硬是用手将鸡脖子拧断了,可见人急了,什么事都会干得出来的。
  第二天香喷喷的鸡肉端上桌,久馋了的孩子们早以垂涎欲滴,抓起鸡块大啃起来,那管什么散不散伙的?可是大人们看着孩子们吃,没有一个人动筷,只有看着孩子掉眼泪的份。
  温河在家中的孩子中算大的了,比他小的弟弟才四岁;两个侄子一个六岁,一个四岁;一个侄女才一岁。只见嫂子搂着两个小侄子说“孩子,妈妈教给你系扣吧,到幼儿园就没人给你系了。”边说边流泪。那情景真的好凄惨,可那时的小孩子哪知道这些呀。
  当家庭中的很多物资都已经充公后,人还没地方安置时,上边突然来了命令,说前一段刮的是共产风,不适合中国国情,个体家庭仍然保留,对拿走的东西实行退赔。
  一场欲来的风雨终于停止了,人们空惊了一场,悬着的心像一块石头落了地。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家庭保留了,共产主义进程不能放慢,家庭一律取消伙食,全部吃大食堂。
  开始的时候,人们还很兴奋,减去了家庭劳务的沉重负担,而且不知从哪弄来的四号面(麦子不去麸皮而直接磨成的面,非常黑)蒸出的大馒头,要比家中的窝窝头好吃得多,大豆腐随便造,人们大喜过望之余,齐声说:“还是共产主义好啊!”
  可是不久四号面没了,大豆腐也没了,蒸出的玉米面窝窝头粘满了苍蝇,而且每人只能分到两小个;白菜汤看不到一点油星。人们饿得前腔贴后腔,厌恶透了这种大食堂的生活。上级不久也知道了这种情况,下令解散了大食堂。
  温河的母亲身体不好,又是小脚,走路十分不便,尤其到了冬季气管炎、肺气肿全犯了,爬在炕上起不来。温河每天从大食堂中将窝头打回,母亲病得那样,这样的饭菜哪能下咽?可是家无颗粒,也只能是眼睁睁地看着母亲干挺着,看着病重在炕的母亲,欢乐的温河失去了往日的笑容,忧愁悄然地笼罩在了这个十岁的孩童身上。
  但是这样的日子人们也还没过得安稳,又迎来了更大的饥饿和死亡的挑战。这就是人们所熟知的三年苦难时期,那可称全国建国后的苦难之最了。
  
  

文坛.浮 世 收录   原创    查看回帖   回  复   


传统媒体或网络媒体转载请注明转自“胡杨林”(www.my510.cn),并付给作者稿费,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