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武侯的用人败笔
 
 
惠远飞  2004-10-28 22:42   收藏:0 回复:7 点击:4018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孔明以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熟读兵法,精通运筹谋略,神机妙算,料事如神而著名。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就这样一位建立丰功伟绩的圣人,被后人时常所批评、垢病的却是他在用人方面的失误。
  
   最为经典的失误就算“失街亭”“挥泪斩马谡”一节,当然,我们从《三国》中也不难看出诸葛孔明的用人失误在很早以前就有所发生,比如说:赤壁之战中,委派关羽镇守华容道,在明知道关羽讲究“忠义”,与曹操有旧情的情况下,碍于刘备的面子和关羽的死搅蛮缠(立军令状等)竟然白白将曹操放走,纵虎归山,事后竟然还说这早在自己的意料之中,并且还编了一大堆理由:曹操如何如何命不该绝,否则北方大乱,坏我恢复大汉江山之大事。不知道他这样做究竟是从一名军事指挥官的身份来说意图何在?是要满足刘备的薄面,抑或是要成全关羽“忠义”之名。总之,大好时机被自己用人不当所丧失,整个时代的政治格局就被这次失误彻底改写,被他硬生生定格在“三足鼎立”的模式上,他还冠冕堂皇地寻找出若干了理由来予以搪塞推委。
  
   这是诸葛孔明用人的第一次失误,竟然这样轻描淡写地被化解。第二次用人失误仍然还是在这位汉寿亭侯身上,明知道这位云长傲气过人,却仍委派他镇守荆州,对一个傲气过人的人来说,要时不时浇他几瓢凉水,给他来个醍醐灌顶,使之清醒,怎能使之独自镇守一方,不闻不问,时间一久,傲气日生,久必生乱,最好给他派个稳重能干的参谋辅佐,譬如说黄忠也行(关、黄的关系也还不错)。结果败走麦城不说,还丢了荆州和自家的性命。作为整个刘备集团全局统筹的高层管理者,诸葛孔明在这次失败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至于失街亭,这是大家公认的诸葛孔明一生用人的最大败笔。马谡乃夸夸其谈之辈,不可大用,刘备在临终前竟然冒出了这样的一句话,诸葛孔明竟然没有记住,只因马将军时常在自己鞍前马后地跟随侍奉,花言巧语,纸上谈兵,诸葛孔明终于加上经不起他的一番死缠硬磨,把大任交给了一个从来都没有军事实践的庸才。
  
   当时在询问众将谁来把守街亭之时,马谡自告奋勇,毛遂自荐,他也曾犹豫,但却根本不拿魏延、马超等经验丰富、武艺超群的大将放在眼里,更没有把姜维这样智谋双全的后起之秀纳入考虑范围,唯独把一个华而不实的庸才推向了战场,这里面只要稍稍考察一下,也就不外乎考虑到二人是为至交,交情深厚,“人情”至关重要,而忽略了对该人能力的考察感情深就委以重任,这与现在的泛滥的“关系学”又是何其的相似,真是“用人唯亲”。以现代管理学的说法,诸葛犯了大忌。
  
   这一败笔,浓墨重彩;这一败笔,惨烈悲壮。挥泪斩马谡成就诸葛孔明不枉私情的美名,却白白断送了一个夸夸其谈之徒的性命,失去了众将对诸葛孔明神机妙算的信任,埋下后来众将接连不听指挥,违反军令的事情,更有甚者的是逼反魏延的祸根;街亭失守,从此蜀军错失良机,再也不能取得过去的辉煌,诸葛孔明匡扶汉室的事业最终也化作了泡影。
  
   街亭事件的用人不得不让我们想到一些领导,亲小人,远贤臣,喜欢周围跟随几个人溜须擦鞋,阿谀奉承,时兴颂德歌功、推行个人崇拜之风,其害无穷矣。
  
   诸葛孔明用人败笔三:有色眼镜,逼反魏延。
  
   用诸葛孔明的话说,其人脑后有反骨,日后必反。从魏延归降之日始,诸葛孔明对其就青眼相加,先是要拉出去砍头,在众将及刘玄德的求情下,才勉强收下魏延。此后,魏延在蜀军效命,其间追随诸葛南征北战近三十载,诸葛孔明对魏延态度,姑且不提,只说街亭一战前后,诸葛对魏延的态度,包括请战也多半是以礼相待,或推脱或不置可否,大任基本没有魏延的份,由此可想而知。若魏延守街亭,可能不至于失守,未派,失守;派魏延阵前叫骂,司马懿不出战,未果。可以这么说,魏延在军中长期处于压抑、痛苦的状态,诸葛孔明对其有成见年长日久,时时处处压制着他。魏延近三十年都没有反,为什么最后却要反了?值得深思:不得信任,不得重用,长期饱受压抑的结果,更何况有“人择明主而事,鸟择良木而栖”。想一想,诸葛死后,魏延不反都不行,因此,我们不难理解魏延的反叛,同时我们也对诸葛的用人提出了新的怀疑——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自己的部下,不信任人,不重用有才之人,不独诸葛孔明,这样的领导在我们的周围也不乏其人,其结果就是留不住人才,孔雀东南飞,跳槽走人了。
  
   诸葛武侯终归是人不是神,他在用人方面留下的败笔:亲小人,远贤臣;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抱着成见用人的错误酿成的悲剧只得我们借鉴,希望不要在当代的企业管理者身上重演!
  
   2004年7月27日

作者签名:
Copyright © 1993-2090 惠远飞网络原创文学作品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传统媒体若需选用,请与作者本人happyhyf0@163.com联系!

文坛.你评我论收录   原创[文.百味人生]    查看回帖   回  复   


传统媒体或网络媒体转载请注明转自“胡杨林”(www.my510.cn),并付给作者稿费,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