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未知生存……读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
 
 
散步  2004-05-30 03:14   收藏:3 回复:3 点击:7126          

   或许我不必去考察爱因斯坦的生平,不在意这篇文章与他个人的经历之间有什么样神秘的联系,而仅仅从文字所表达的信息就可以得到一些启示,虽然这和我往常读书的态度是有些相悖的。以往总是喜欢以作者的生活经历为背景来阅读其文字,以判别其内容的价值……是肺腑之言还是矫作之词。现在,需要做一些修正了。假设我只是看到了一篇文章,而作者佚名,那么是不是还会抱有很强烈的情绪呢?无论是伟大的人物还是平凡的人,他们的文字并不因为名声显赫而增加内涵,也不会因为默默无闻而散尽光芒,作为一个理性的阅读者,考虑到作者的身份是谄媚的行为,而在意作者的写作的背景则是虚弱的暗示。对于前者,不言而喻;而对于后者,是因为我们无法确定自己是否能够通过独立的思考对文字所表达的内容进行扬弃,所以希望凭借对作者行为和思想统一性的推理获得一些精神依靠,在坚强的阅读者来说,是不需要依靠的,他应该有能力做到一切。
  
  每个人都会有世界观,系统的或是非系统的,即使是非系统的世界观,那些片段的认识之间也必然有神秘的线索相关联,从逻辑上来看,仍然是系统的。对生存意义的思考,对现实世界的看法,对待人生的态度,以及人生中重要方面的思维倾向是构成一个人世界观的主体内容。在很多人看来,日复一日现实生活的重复中,世界观显得太过飘渺,系统的整理是无聊的消耗,作为在社会环境被动生活的个人,世界观是没有价值的。因为无论你持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一旦面临生存竞争,都有可能被自己颠覆,随之带来无谓的精神痛苦。这样的观点实际上是一种逃避责任的世界观。当个人的价值极其渺小的时候,这种思维倾向就会流行起来,我周围的人群中,就充满了这样的人。
  
  “我们这些总有一死的人的命运多么奇特!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只作一个短暂的逗留;目的何在,却无从知道,尽管有时自以为对此若有所感。”,开篇的话说出了所有人对人生的感受,在浩渺的宇宙中,人的存在充满了奇特的偶然性,目的何在,竟是如此的玄奥,刹那间的灵感闪现又匆匆消失,若有所悟又充满迷茫,对于人生的终极目的的思考,永远只是一个问号,至少对个人来说,匆匆百年,太过短暂了,来不及思想就倏忽而过,纠缠于终极目的思考是无意义的,然而每个人都无法摆脱这种诱惑,总要在某个时刻沉思一阵子,然后颓然无奈的放弃。
  
  人生目的思考就是这样的,我曾经这样想过关于死亡的问题:“是这样,想探索究竟却不想知道答案。这就是我要做的”,不想知道答案是一种遁词,因为答案是无从知晓的,因此引入一种超然的也是无奈的幽默态度来对待,使得思考本身成为丰富人生的一种方式,又能够摆脱探求究竟的执著。正如文中引用的叔本华的语言:“人虽然能够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对死亡的概念如此,对生存的概念也是如此。
  
  除却了生存的目的……无法捕捉的谜团,生存的过程应该是每个人生活的全部,这个过程虽然复杂,却要真实的多。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像度量它的时间一样。对于连续序列的分析,从来都是有别于离散序列的,所以没有人能够划分出来生活的单位元素,然而却又可以从不同的尺度里去看到生活情节的各种面目,每个细小的人生情节都反映着一种趋势,汇集成一段可以考察的人生经历,创造出具有感情色彩的人生悲欢,这是生活的奥秘。对于这样的奥秘,一个人是难以控制的,仿佛是布朗运动中的某个粒子,看到的只是没有规律的混乱。
  
  问题在思考之中被复杂化了,是这样的,回归到生活本身,每件事情,每一天,我们追求的无非是生活的富足,精神的愉悦,归根结蒂则是精神的愉悦。这一点是显然的,如何来满足自己呢,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式。在爱因斯坦看来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每个人都只需要简单朴实的生活就足够了,通过爱和同情相互取悦,这是一种值得敬仰的理想主义人生观,但现实世界不是这样的,至少我周围的环境与其所描述的差别过大,我会把这样的理想描述成一种超导的环境,假如每个粒子都静止在自己的位置上,一种完美的思想就可以毫无阻碍地通过,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我们无法创造社会的超导低温环境。当顾及到个人思想的差别性,我会不由自主的为自己着想……所谓自私的天性。对于他理想主义的人生境界,我虽然向往,但是无法做到,我只能忠实于自己,在爱和同情心的运用上,我所秉承的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原则,对此,我并不感到有什么惭愧。
  
  没有人生来就带着光环,如果你读完爱因斯坦全集第五卷以及爱因斯坦谈人生这样更加贴近生活的文字,就更确定信神圣之说都是妄言。爱因斯坦全集第五卷的主译范岱年先生言:“我们不仅可以从这卷通信集看到爱因斯坦怎样成长为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还可以了解到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当以一个丰满的人的形象去看待爱因斯坦,能够得到的启发可能更多。
  
  比如说孤独。以思考为生活主题的人,总是摆脱不了孤独的宿命,“我有强烈的社会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但我又明显地缺乏与别人和社会直接接触的要求,这两者总是形成古怪的对照。我实在是一个“孤独的旅客”,我未曾全心全意地属于我的国家、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甚至我最为接近的亲人;在所有这些关系面前,我总是感觉到一定距离而且需要保持孤独──而这种感受正与年俱增。人们会清楚地发觉,同别人的相互了解和协调一致是有限度的,但这不值得惋惜。无疑,这样的人在某种程度上会失去他的天真无邪和无忧无虑的心境;但另一方面,他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不为别人的意见、习惯和判断所左右,并且能够避免那种把他的内心平衡建立在这样一些不可靠的基础之上的诱惑。”智者会清醒的去了解自己内心的需要,从很多的材料中,都可以看出,爱因斯坦一生最终的追求是对科学的研究,对大自然无穷奥秘执着的探索,即使是对周围的人或者更加广泛的意义上对人类的爱,也无法替代。爱构成了他科学思想中的人文因素,但潜心的工作时要求他与人群保持距离的,持有一种孤独从而保护内心的平衡。
  
  对于内心的孤独,我相信会比许多人体验更深,一方面近年来我所思考的事物与我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甚至是南辕北辙,那些社会主流的意识,现实环境的哲学禁锢,伦理道德的虚伪性,我都开始审慎的重新衡量,并且时常作出一些冲动逆反的事情来。另一方面,个人生活环境的变化,逼迫我去自己给自己心灵的宁静,有同样处境的人们知道这是多么难的事情。况且我并不是具有乐观生活态度的人。有时候想尝试用一种幽默的做法去淡化过于浓黑的日常情绪,却往往把握不好尺度,导致放纵。面对着光怪陆离的世界,保持冷静而恒久的孤独感,要经受各种各样的考验,来自主观欲望的诱惑,来自外界强力的干涉,不能推托的伦理观念的尴尬,甚至是小儿女一般撒娇式的胁迫。这些都是我厌恶却无法躲避的问题,日复一日的解决这些问题使人麻木而丧失激情。爱因斯坦的这一段心灵独白,很深刻的道明了人特别是作为个人在某些方面的冷漠,因为有更加重要的目标,所以我们需要放弃另一些也很重要的东西,就像是感受温情和爱这一类的。
  
  爱因斯坦对生存目的基本的认识:“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首先是为那样一些人,我们的幸福全部依赖于他们的喜悦和健康;其次是为许多我们所不认识的人,他们的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同我们密切结合在一起。”与他处理人生的习惯做法:“我未曾全心全意地属于我的国家、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甚至我最为接近的亲人;在所有这些关系面前,我总是感觉到一定距离而且需要保持孤独──而这种感受正与年俱增”之间存在着矛盾的对比,对于这种矛盾,我所要做的除了深深地理解之外,找不到任何批判的语言。
  
   “要追究一个人自己或一切生物生存的意义或目的,从客观的观点看来,我总觉得是愚蠢可笑的。”然而这样可笑的事情会发生在每一个人的身上,人们总是抱有一些理想,或者信奉某种教义,将生活的过程轨道化、目标化。即使是爱因斯坦本人,也脱离不了宗教感情的影响,毕生都在为追求认识的和谐与完美努力着。没有疑问的是,人们是需要理想的,摆脱精神空虚的必要条件便是如此。各种各样的生活存在状态,都无可避免的产生或大或小、或远或近的生活目标,对于一个具体的人来说,这些目标之间存在着逻辑上的关联性,有一条线索贯穿于此,决定着他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即使这个人不曾觉察。这一切都是欲望所致,作为人类,与其他物种的差别在于思维的能力,作为个人,与其他的个人的区别也在于思维形式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暗示着人类不满足最基本的欲望,从而谋求更多。承认欲望的现实性,就很容易理解一个人为什么追求生存意义,我以前也想过类似的问题,人生的过程和目的以及所追求的价值判断具有同一性,那么人生的意义即是从过程、目的、价值判断中抽象出来的东西,最终给我们一种宗教感情的充实,完成内心的平衡。
  
  “可是每个人都有一些理想,这些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生活目的本身──我把这种伦理基础叫做猪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是善、美和真。要是没有志同道合者之间的亲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那么在我看来,生活就会是空虚的。我总觉得,人们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都是可鄙的。”爱因斯坦的价值体系,完全建立在客观的体系之上,建立在对斯宾诺莎的上帝的虔诚之上,从本质上看,泛神论者的精神归宿,如果极端的发展,将归结于两种形式,纯粹的完美主义者或者纯粹的实用主义者,爱因斯坦属于前者,就其毕生的努力,都在探求宇宙中的最高和谐的奥秘,把数学的技巧,物理学的直观和哲学的深奥运用的妙不可言。然而,极端是无法到达的极限,从这个意义上,任何泛神论者都无法摆脱精神的痛苦,他们在完美主义的理想和实用主义的生存方式之间徘徊,并因此而无法平衡。
  
  探求一个人生存的终极目的,是愚蠢可笑的行为,探求人类的也是。在浩瀚宇宙的演变中,人类的产生只是一个偶然,也必将消逝在渐渐冷寂的过程之中。然而,探求一个人或者说人类生存过程的意义,对人本身是重要的,这是一种必须的心理支撑,仿佛生理的脊椎一样。在我看来,无论探求的方式如何地进行,每时每刻,人们需都想要平和下来,他们不想受到煎熬,他们要的仅仅是平衡。和物质世界一样,每一个粒子都要保持自己的质量,从而找到存在的位置。
  
  我所需要的,也是一种平衡。与环境的若即若离的平衡,自己心理上恒久稳定的平衡。有时候,我仿佛清晰地看到了,忽然之间又消逝无踪,我之所以思考,是想要它存留下来。
  
  对于人自身,什么是最可贵的,必然是生命与自由。
  
  任何的政治体制,如果忽视个人的生命和自由,就会走到人性的反面,因此,强调人的社会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人性的背离。群居是人类的生活方式,群居的组织结构应该有利于人类的发展,而不是成为障碍。在我观念里的民主政体完全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正如他说:“让每一个人都作为个人而受到尊重,而不让任何人成为被崇拜的偶像。”。回顾这个国家的历史,环顾那些仍然在用冠冕堂皇的民主幌子遮掩着专政暴戾的虚伪制度的国家,我不禁为个人的命运悲哀。
  
  每个人都有高居人上的奢望,我们的民主政体应该是限制这种奢望发展的体制,纵然英雄应得花环,政治体制却不能纵容虚荣的泛滥,若非如此,那些曾经让我们为之欢呼的人,就极有可能成为我们的奴隶主。专制制度是腐化堕落的温床,这一点已经不需要过多的证明了,几千年的历史兴衰,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是这样的结果。个人主义在现代汉语的词汇表中属于贬义的一类,在我的字典里,个人主义则是高贵的。
  
  我们靠什么前进,理想、信仰以及对一切美好而真纯的事物的无限好奇,靠探索这世界无穷奥秘的渴望,无论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或者是一元论者,都无法确定哪怕是最近的未来,即使是凭借着人类现有的科学知识体系的指引。
  
  任何的知识都不能让我们平静下来,知识体系是一个球体,当人类了解的越多,与未知宇宙的接触面积也就越大,越发的不能平静。在人类的血管里燃烧着与生俱来的探索的激情,用理性的思维寻找科学规律,用感性直觉的官能接收艺术的信息,每时每刻,人类都被五光十色的世界打动着,所以,我们有牛顿力学,有相对论,有贝多芬和莫扎特,有凡高和达利,所以,我们在生活。
  
  读完了爱因斯坦的世界观之后,一种激情充盈着我的身体,让我的每个毛孔都努力的放大,皮肤充满张力,这是一种让思想要鼓翼而飞的东西。有朝一日,我将会面对我的子侄,告诉他们我曾如何的生活过,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并为此激情澎湃,为此忙碌一生,结尾的时候,我可能会说这样一句话:“在思想的虚无空间里,用所有的时间营造真实的感觉,就是一生的价值。”
  
  

文坛.你评我论收录   原创[文.百味人生]    查看回帖   回  复   


传统媒体或网络媒体转载请注明转自“胡杨林”(www.my510.cn),并付给作者稿费,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