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迁
网纹草
2013-09-22 07:56 收藏:
0
回复:
0
点击:
4963
文/网纹草
随着时代的变迁,过惯了乡村生活的我,再过几天也将搬进楼房里了,这也是我从未想过的事,也是不敢想的事,住楼房的确不错,各方面都挺方便,可自小生活在平房里的我将要离开居住的平房心中有些舍不得,不免有些留恋,也许用不了两个月现在居住的平房将化为平地......
父亲膝下仨男一女,一家六口居住在不足十五平方的房子里,记得有一年夏天下大雨,房顶漏雨,囤积在院子里的水泻不出去,也往屋子里流,外面雨不停的下,父亲用脸盆也不停的往门外泼,雨过天晴好多天了房子里还是湿漉漉的。到了冬天更是冷的要命,西北风直往屋了吹,因为我们住的是爷爷分给父亲的东屋。
一九八〇年村中房屋规划,我家申请了一宅基地,盖起了五间砖瓦房,乔迁的那一天晚上我几乎没有睡觉,皎洁的月光隔着大大的玻璃窗照射了进来,显得明亮又宽敞,母亲喂养的几只大白鹅也在院子里走来走去,不时鹅—鹅—鹅...的叫着,逗的全家人都笑了...。后来,父亲指着新盖的房子对我们说,以后我给你们弟兄三个都盖和这一样的房子,我们笑了,笑的是那样的灿烂,那是从心底里发出的笑声...
一九八六年我在这房子里结婚了,次年秋天女儿在这房子里降生了,作为长子的我,已构成了一个家庭,作为父亲来讲也了却了一块心病,在一起生活了四年后终因家庭负担过重,父亲和我分家了,只是我还居住在两间婚房里,父母和两个兄弟居住在另外三间房子里,接下来,父亲开始操办我二弟的婚事,房子的事已迫在眉睫,幸好我和二弟都会瓦工,没用多少钱就从地下基础砌筑到了窗台,这时已是九十年代初,此时的房子已设计成了带有走廊的民间叫——锁皮厅,后来以上部分包给了建筑承包队,自然这房子也成了二弟的了。
一九九六年的清明节,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日子,刚刚从建筑工地干活回家的二弟和我,却接到了小弟在另一建筑工地被离地十多米高的建筑吊车吻合齿轮咬伤手指的消息,父亲知道后更是泪流满面,不停的翻来覆去的看着自己的手指,嘴里不停的唠叨着,这可咋办啊?还没娶媳妇啊,此时小弟正是英俊年少的小伙子(直到现在我都不敢正视他去掉两根手指的右手)再后来,小弟的伤好了,也正是谈婚论嫁的年龄,作为大哥的我还能和小弟挤在一个院子里吗?还能和小弟挣房子吗?我知道不能啊,因为我是十指健全的人,我是大哥。
一九九七年的春天,经济并不富裕的我,买下了离家不远的另一处房子,虽说是七十年代的老房子,可是终归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一处可以挡风遮雨的栖息之地,乔迁不久就迎来了香港回归,此时儿子刚刚一岁半,我清楚的记着儿子也帮着搬家的情形,逗的大家开心大笑...
时光荏苒,转眼在这房子里居住了近十四年,现在又要搬进新楼房,怎不让人激动万分,从一家六口居住在不足十五平方的茅草房到四口之家居住面积一百二十平方的楼房是个怎样的巨变,也许这就是生活,实实在在的生活...
2011年1月11日
原创
回 复
传统媒体或网络媒体转载请注明转自“胡杨林”(www.my510.cn),并付给作者稿费,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