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早恋,你是社会发展、时代前进的一个标志!
 
 
都市耕牧人  2010-11-16 10:15   收藏:0 回复:1 点击:3245          

   2010年11月2日齐鲁电视台>栏目报道广东省某中学出台的校规校纪中规定:男女同学在一起走,要保持四十厘米以上的距离;不准男女生一対一地帮助学习;开展各种活动也不准男女一对一的进行,特殊的需班主任批准方可云云。
  显而易见,这所中学出台的这些规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防止中学生早恋。但笔者认为,这种措施是一种只治表不治根的办法,牙根就不起作用!不信吗?如果中学生们不在学校谈恋爱,而利用双休日、节假日谈,你这些规定还起作用吗?
  中学生早恋,不可怕,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是社会发展、时代前进的的一个标志!可怕的是成人们(老师、家长)不能循循善诱,更可怕地是这些大人们武断地挥起无情的大棒向初恋者狠狠砸去,不仅砸碎了一段纯洁美好的感情,有可能摧残了两条鲜活的生命。
  五十岁以上的人会经常说:“咱在读中学的时候,就跟傻子似的,对于男女之事什么也不知道,哪里还懂得谈什么恋爱,那方面的事连想都不曾想过;而现在的孩子,十岁八岁的什么也懂。真是不理解!” 非也,不理解是你的错!正是由于你的不理解,才导致早恋现象频频发生,甚至出现人间悲剧、惨剧。
  五十岁以上的人十几岁时正是上世纪“文化大革命”或“文化大革命”以前,那个时期不仅是物质匮乏、吃不饱肚皮,更是政治斗争残酷、文化生活枯燥无味的年代,不要说中学生谈恋爱,就是成年人谈恋爱都要得到组织的批准。可想而知,那个年代是个压抑人性、不讲人道的残酷血腥的时期。在这样落后、封闭、只讲阶级斗争的社会和时代里,就连反映爱情的文学作品都被当成毒草不准出版发行,怎么会有人、敢有人去冒天下之大不韪谈恋爱呢?更何况是在中学时期谈恋爱,那更是一条高压线中的高圧线,任何人碰不得的!
  现在,社会早以进入到了二十一世纪,改革开放都三十多年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社会崇尚解放人性、张扬个性,提倡以人为本,在这种社会飞速发展、时代飞奔向前的大环境、大背景下,出现了中学生早恋的现象,并不是什么稀奇之事,更不必大惊小怪!因为是社会发展、时代前进使然。
  有人可能说,既然如此,那么对中学生早恋就不必去管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错!大错而特错!!我们不仅要“管”,而且要研究怎么“管”,一直“管”到中学生早恋现象绝迹为止,但决不是简单粗暴或制定点什么校规那样去“管”。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中学生发生早恋的原因何在。中学生早恋,作为一种校园现象或社会现象普遍存在,它是有一定的滋生土壤的,并不是孤立偶然的产物。
  第一,社会发展了,时代前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了,观念转変了,价值观、道德观等随之发生了变化,因而人们的婚恋意识、观念、行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形成了一种社会默契与共识,更形成了一种社会大环境与大背景。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前,人们谈恋爱的极少,谈恋爱被视为不正经,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定终身大事,男女双方不到结婚一年只能见一、二面,接触多了便会招来周围人们的猜疑和非议。而现在,谈恋爱成了婚姻最主要的途径,谁不会恋爱、谁沒恋过爱成为笑柄,恋爱关系一确定甚至还沒确定就同居更成为一种时尚。试想,在这大背景下,这社会的大环境焉有不影响校园小环境之理乎?
  第二,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的耳濡目染,也是造成中学生早恋现象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粉碎“四人帮”后,随着爱情文学创作的解冻,一大批反映爱情题材的作品闻世,优秀的、平淡的甚至糟粕的都在影响着一代一代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视机进入千家万户,网络时代也随之到来,一部部诸如琼瑶式的爱情电视连续剧更是让青年人和中小学生欲仙欲神、欲生欲死、饭不食夜不寐地感叹不已!网络的开通,网恋又诞生了,不光青年人和中学生欲罢不能,甚至中老年人也跃跃欲试啊!在这么一种文化氛围下,二三十年的时间里,被熏陶了的一代代中学生们如果不早恋,那他们只能是一具具木乃伊了!
  第三,由于物质生活的提高和精神生活的丰富,中学生生理和心理的早熟,也是导致中学生早恋的一个重要因素。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随之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不仅能吃饱还能吃好,孩子身体发育早、发育好,因而生理成熟早;文化生活的繁荣使精神生活日渐丰富与开阔,又使得孩子们心理早熟。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因素都具备了,再加上社会环境和风气的影响,于是乎早恋发生了。
  第四,性好奇使然。中国的性教育在学校里,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欲说还休”,一直不能正确地实施性教育;在家庭里,性教育几乎等于零。在此种情况下,生理和心理均早熟的中学生对性好奇、渴望,早恋发生了,也是在情理之中了。
  第五,极个别无知家长的支持,也不可忽视。中学生早恋,无论从那个方面讲,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但是极个别家长由于其文化水准低下、素质不髙,在其得知子女早恋后,不是循循善诱地正确引导子女停止错误行动,相反却引以为荣地到处炫耀自己的孩子有本事,有意无意中给予孩子错误的信息——支持。这一点,尤其在城镇和农村中表现突出,并且是有男孩的家长。
  其次,是我们要研究制定出相应的工作措施来抑制和逐步消除中学生早恋。这项工作应重在正硧引导,不在于用条框规定的约束,其主要责任应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家长四方面来承担。
  一,国家教育部、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尽早出版发行性教育课程教材,在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公开、正确、详尽的性教育。这样不仅能让中小学生掌握正确的性知识,更能消除其神秘感,正确认识早恋的危害性。
  二,学校开设性教育和正确婚恋观两门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正确的性知识教育和婚恋观教育,这种教育要清清楚楚、正正确确、大大方方,不能扭扭捏捏、朦朦胧胧、半遮半露的。
  三,教师和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性教育、进行道德教育时,要严肃、大方、正确、明白,就象教育孩子学习说话、吃饭、走路那样清楚、认真,越公开越透明越细致越对学生、子女有益,越对抑制和消除中学生早恋有益。
  四,在上述三方面均做好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制定出台一些校纪校规来抑制中学生早恋,但不是那些哗众取宠式的。这些校纪校规要针对性强,有力度,执行起来让上级、家长、老师、学生、社会、媒体等各方面都沒有异议而又益于同学交往与沟通。
  在美国,据说中学生一入学便发给避孕套,真假不得而知,但足以说明美国人能做到不是假学道伪君子,能做到防患于未然,敢于说真话办实事!在我国,老师家长对于性亊、恋情等羞于启齿,不能清楚明白地告知孩子,更有甚者那些吃喝嫖赌抽五毒倶全的掌权老爷们不让孩子们学习该掌握的知识,就使得性、爱、情等再平常不过的东西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越神秘越想去探究,越不让做越想去做,越号召去做越不去做,这正是我们这个伟大而又有五千年文明史的自觉高人一等的智慧民族的光荣传统(或称劣等民族之劣根性之一)。可惜老爷们海参鲍鱼、燕窝鱼翅、国酒洋酒吃得太多了,老年痴呆症太严重,又忘记了这一光荣的民族传统,简单的不去做反而去将其做复杂它,焉能消除中学生早恋现象?!
  有责任心的人、有识之士行动起来吧,去做你的,不要等老爷们的狗屁命令,为了一代又一代孩子的健康成长努力吧!
  

原创    查看回帖   回  复   


传统媒体或网络媒体转载请注明转自“胡杨林”(www.my510.cn),并付给作者稿费,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