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印(十五)---论文生活开始了
 
 
满亭星月  2009-06-19 22:24   收藏:0 回复:2 点击:3529          

  
   还有不到一个月,就是2007年了。时光似乎从2000年以后流逝得格外神速,就如同我那无论如何也呼唤不回的青春一样。2007年应该是记入人生档案的一年,因为我将在这一年里获得硕士学位,也将在这一年里与阔别三年的家人和朋友重逢。三年的异乡生活,不知道对于其他人怎样,对于我来说这几乎是漂流的极限,一千个日日夜夜,基本上快与阿拉伯的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同名了。法兰西的三年,将构成我人生历史的重大转折,包括未来的人生走向,包括对思维领域的影响,都是决定性的因素。这三年很艰难,有两年是在一个人形影相吊的孤独中度过,可是就是这样的孤独,孕育了思索的结晶和性格的坚忍,也孕育了我的独立和霸气。淼来的时候说,两年没见,我们有一个趋向却是共同的,因为一个人生活久了,所以目中无人的独断和毫无保留的自嘲都突飞猛进。
   寸金难买寸光阴啊,我也忍不住发出类似像武则天那样的慨叹,如果倾尽所有,可以让时光倒流,可以让我回到童年,那么我愿意。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一遍,我一定会把自己的路走得更精彩,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浪费和失误。其实每个人都应该多死一次,这样才能够更深的理解生活和珍惜生命。所以以后在人生重大的关节上,我一定三思而后行,时刻不忘记,生命只有一次,生命的此刻只有一次。
   从小的时候起,老爸就说我没有竞争意识。我也奇怪,我这个白羊座的女人,冒失鬼的方向很像白羊,但是在上进和领导欲的方向却不大像白羊。在求学旅程上,我是多少有点浑浑噩噩的走到了今天。从来没想到要和别人争什么比什么,也没想到把自己放在任何一个实体里从而来衡量自己的位置。这方面我可能受了道家思想的影响,不愿意把自己放在任何有限的存在里,而是深深地向往着无限。不是让其他事物来衡量我,而是把自己当作一杆秤,来衡量万物。不是把我放在天地里,而是把天地放在我心里。所以从来不知道嫉妒为何物,因为从来没想过跟任何人去比。我有我的世界,别人有别人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限,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局限,用无限去衡量天地,用局限来认清自身。在这两个维度上,来追寻生命的意义。如同把心学和理学结合在一起,才能勾勒出一个轮廓清晰的晚明社会。所以深爱着帕斯卡尔,看到他我知道,科学与人文是可以很好的结合的,它们可以孕育出一个健全的人。
   回国要学至少一门艺术,我这样叮嘱自己。为了让自己充满生机,为了抵抗苍白。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是个有缺陷的人,这在我是一种深深的遗憾。我可以对艺术作出鉴赏,而且水准也不低,但是我不会任何一门具体的操作。上大学的时候爷爷说过,读中文的人,应该懂得琴棋书画啊。这一点我必须抨击一下我们二十年来所受的教育,因为这些属于传统的东西,统统被今天功利的教育删除了。我不反对从事艺术的人需要天分,我这里所表达的不是这样的艺术。我想说的是,艺术应该是一门最基本的涵养,是人人都应该具备的。没有任何具体的现实的目的,而是一种自我陶冶和解放。在面对人生的惶惑和苦闷的时候,至少可以借助它们来释放和休憩。广义的艺术应该是让人愉快的存在。我很痛恨我们今天的社会没有贵族,精神的贵族。它硬生生地被近现代以来的社会和思想潮流斩断了,一次比一次彻底。今天的中国很贫瘠,这种精神的贫瘠让我震惊。我其实不愿意承认,大多数人,无骨无肉,小部分人,有骨无肉或者有肉无骨,至于有骨有肉的人,寥寥无几。
   蒙彼利埃今年的冬天不太冷。我穿着睡衣站在院子里,感不到丝毫寒意。树林依然苍翠,花朵依旧盛开,只是雨水似乎比去年多了些,有时候几天看不到阳光。想去海边看看,却又提不起兴致。不想一个人在海边发愣,却找不到一个同伴可以陪我。冬天的海应该是清清冷冷的吧,人声寂寥,只有海浪在暗地里喧嚣。我已经一年半没有去过蒙彼利埃的海边,一个人的时候,就不愿意同样一个人看海。海会勾起乡愁,勾起一些往事,不适合在这样的时节里来搅乱心绪。
   圣诞节的礼物和饰品已经上架几乎一个月了。即将迎来异乡的第三个圣诞。在过节这方面,与我的精神状态略同---夹缝中的人生悲剧。圣诞节与我无关,春节也与我无关,我度过两年几乎 没有任何节日的生活。淼的到来对我来说是一个节日,两年零三个月中唯一的节日。总有人问我圣诞节怎么过,我总是支吾过去。本来想到尼姆的法国朋友家做客。后来又觉得人家一家人,就我一个外人,会有点尴尬,不想给别人带去拘束的感觉,所以决定还是不去。我当然可以在全法聚会的时候闷在家里写论文,整个法国,我只感到我的“逍尘居”是我真正的家。既然家中只有我一个成员,那么就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还有与淼团聚的时候留下来的红酒,正好可以在圣诞节独饮。
   梦见寝室四个人,梦见我的农奴培。只有半梦半醒之间,我才能真切地体验到思念的滋味。我梦见自己对她说:“前生我是大王,你是我的宠妃。”梦里的我对着她笑,心里充满怜惜。醒来的时候没有笑,有一种痛楚在心窝里,那一刻如饮烈酒,我的想念让我断肠,浓得化不开。梦见至今为止最凄楚的别离。梦里的留言是:“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后来又反悔说不,改成了“乐莫乐兮心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醒来唯有苦笑,发现自己梦里的创造力,要比清醒的时候不知道好多少倍,喟然长叹兮。
   一个有趣的插曲。星期五从食堂去图书馆的路上,有学生在门口搞传单一类的东西。一个女孩对我说:“一欧,我就把手里的这些给你。”我诧异道:“什么东西啊?”她说是预防艾滋病的。我看见还有几张说明,心想要有卫生保健意识,买来看看也不坏。结果到图书馆,打开使用说明书,发现这个所谓预防艾滋病的,竟然是避孕套。当时就忍不住乐了。觉得自己恐怕是天下第一流的白痴,可以载入史册了。还好,有点欣慰的是,这个避孕套的保质期是到2009年二月,希望到时候它的命运不是被我扔进垃圾桶。
   几乎闭关一个星期。还要继续闭一个月。最近有用脑过度的倾向,有时候晚上有点头痛。而且奇怪的是想问题的时候头痛,不想就不痛。这是我的神经系统在向我抗议。可是我没有办法。我必须不断地思索,否则论文就会成为泡影。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大规模地进行学术研究。以前最多不过十几页的论文,顶天十本书就搞定了。但这回是几乎上百页的。青楼的部分,我在大脑里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眉目和框架,关键是怎样与沙龙的部分对照和整合。对沙龙的研究让我觉得十七世纪的法国贵族女人都有精神变态的嫌疑,完美癖和自恋狂。而且极端前卫地,拒绝婚姻,讨厌丈夫。对语言的要求,苛刻到极端。沙龙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而晚明的青楼是一门精神姿态的艺术。两者都是精工细作的美学维度,只是在悲喜的纬度上有差异而已。前者有点像讽刺漫画,如同莫里哀的戏剧;后者因为时代的缘故有些壮烈的气息,倒是和拉辛的悲剧不谋而合。
   中国的道德自律到晚明文人那里似乎达到某种极致,那种苛刻的自审和自戕,经常让我倒抽一口冷气。晚明文人是有魏晋遗风的,只不过那种自戕和自虐的沉重让飞翔的潇洒下坠,那种儒学的沉重让佛学的超脱下坠,所以这种变了味道的遗风,是一种黑色的壮烈,有时候临近荒诞。遗民的下半生就是完成自我救赎。可是作为遗民身份的自我救赎总被时光所淘洗。在时间性里,遗民是一种悲剧。庆幸改朝换代成就了明清之际三大儒,这三大儒都是我深深尊敬的,如果说他们完成了某种程度的自我救赎,与他们的遗民身份无关。是思想救赎了他们,是心怀天下的大仁和不为尊者讳的批判精神救赎了他们,是绝望与希望的结合救赎了他们。儒学在这里有一种博大和庄严,超越了自我,也超越了狭义的伦理,而成就了真正的天下。
   看柳如是和陈子龙、钱谦益的诗词往来,深刻的体会到中国式的风流,是多么地打动人心。这种风流全在诗意里,然后由这种诗意上升到生命的格调和境界,所以风流不是下流。这将是我的论文中关键的一章,怎样把这种语词游戏的精髓和美学呈现给法国人,怎样把诗词的内蕴翻译到位,关系着这一章的成败。风流这个词也是沙龙文学的关键词,十七世纪法国式的风流,是中世纪骑士留下来的余韵。看马湘兰和王稚登的故事,庆幸晚明的青楼恋情里还有这样一祯别致高华的一章,一定会为我的论文增色。中国的爱情历史上,最少见超越婚姻伦理之外,又能维持长久的。这也是青楼女子中极少逃离政治的一例。男人总是觉得应该给女人幸福,在他没有这个能力的时候,即使他面对自己心爱的女人,也会选择离开和逃避。他不知道,爱对女人来说在幸福的成分里占据了极大的砝码,在爱的国度里,即使其他方面不幸,也会心甘情愿地承受。不过我得感谢王稚登在这桩故事里的逃避。因为这使得我们看清了马湘兰超乎常人的品格。她与王稚登维系着婚姻以外的亦恋亦友的关系,以一弱女子奔波于两地之间,并且终身不嫁。这的确是一个蕙质兰心、卓尔不群的奇女子。这桩恋情里有着超乎政治的纯粹和宽度,也是一种对生命和爱情自身的高扬。它将是我论文中有关对爱情讨论的一个亮点,一段纯粹的抒情。
   读冒襄的影梅庵忆语,觉得这真是中国古代少有的情韵俱佳的散文,应该列入高中的语文课本。回忆录有时候是最不可信的叙述文体之一,因为它是一种加上主观梦幻的臆想的结果。这篇散文也不例外。确定的是董小宛的贤惠真是中国古代女子的集大成者,这种女子在今天已经是灰飞烟灭,化作尘埃。也悲也喜。董小宛的婚姻让她彻底丧失了自我,她所有的喜怒哀乐都牵挂在冒襄一个人身上。我不知道这样的生活到底是提升了还是损害了她的才华,不知道如果她像马湘兰那样过着独立的生活,是否更能成就中国女子文学史上的一篇华章。还确定的是她一定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因为只有一个女人在爱一个男人的时候才能做到这样的贤惠雅致。对冒襄来说,是先结婚后恋爱,开始的时候他喜欢的女人是陈圆圆而不是董小宛。冒襄一定是当时一代妇女的梦中情人,才华横溢,容貌俊朗,家财万贯,难怪董小宛总担心失去。
   读塞维尼夫人的信札,进一步看清了自己法语的差距,也觉得这样的阅读真的是一种享受。没有什么高深的词汇,可就是那样的自然,那样的达意,那样的恰切和生动。从这样的私信里可以看到一个时代的精神气脉,朗朗生辉。这一本读下来,法语写作肯定能提高,希望越来越少的人认为我的法语写作不是法语的感觉。我比一般人都难掌握纯正的法语,因为我汉语的根扎得太深,也就越难泯灭它的影响和无处不在的渗透。读法国的风流小说,觉得有一种女子的勇敢和决绝,有一种悲剧的韵致和美感,中外略同。
   祈祷自己一个月以后不要歇斯底里或者疯狂。我知道这是比和尚还彻底的清修和打坐。每天的生活就是,做饭、吃饭、睡觉、论文。我知道做学问必须经历这样的阶段。我还知道我的论文完成以后,会比大多数国内的学术出版物都好,这是事实不是期望,用不着妄自菲薄。我更知道我的论文与法国学术出版物的距离,有一部分原因在于我对法国的文化和文化史还不够通透,还有一部分在于时间短暂和急迫的缘故,研究方法还欠缺严谨和环扣。我也知道必须大纷乱大繁华,才能回归大淡定,如同想看清天幕中的那一角清明,必须穿越风雨和云层。于是,心里非常的踏实和从容,如同静水流深,如同观音大士眉间的那一湾浅笑,我看见眼前的研究资料如风云汇聚,背后却是万里晴空,都在地平线上。心里充满感恩。
  
  2006年12月

作者签名:
后青春时代的女人,需要扩大生活的半径,需要提升交往的层面,需要在绿色的精神与生活中沸腾和冷静,需要坦荡无垠的爱和友谊,需要唱着响遏行云的歌声,在优雅中老去。

原创    查看回帖   回  复   


传统媒体或网络媒体转载请注明转自“胡杨林”(www.my510.cn),并付给作者稿费,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