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童年是幸、还是不幸?
 
 
三公主  2007-06-17 23:08   收藏:0 回复:3 点击:3189          

  
   ——读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有感
   手捧着法国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本长篇小说,我只看了第一章的小半节就被里面人物的逼真描写而震憾。约翰.克利斯朵夫是小说中的男主人公,这本书主要叙述他一生中的遭遇和传奇。从主人公的出生开始,作者就一笔一笔细雕约翰.克利斯朵夫成长的痕迹。在人生的岁月中,童年是每个人的必经阶段,应该说童年在每个人的心目中也是各不相同的。但是此书奇就奇在书中的“童年印象”给读者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在主人公不谙世事的日子里,他自我感觉是幸福的——是的,有慈祥的爷爷,有伟大的妈妈,有会唱歌的爸爸……这一切都曾给了他那充满美丽幻想的童年一道切实的欢愉。但是随着家中成员(弟弟们的出生)的增多;随着家中经济的拮据;更主要的是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他再也快乐不起来了。倔强的个性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发生了强烈的冲撞——他痛苦!他哀伤!他郁闷!为什么爷爷的性情那么暴燥?为什么爸爸是个酒鬼?为什么最亲爱的妈妈要对那些可憎的人低三下四……?他在受了委屈后的困惑和痛苦在第一章第二节里时有表现,譬如——
   “他一头扎在床上,泪水哗哗直淌。他不十分明白自己为什么哭,可他就是要哭;发泄了一通之后,他还是流泪不止,因为他一个劲地想哭,硬要同自己过不去,仿佛他这样做,既是惩罚自己,也惩罚了别人……于是他拿定主意离家出走,上那儿都行,再也不回来了。”
   再看作者对主人公受了委屈又遭受双亲打骂后的心理描写“他对双亲的热爱、对他们的敬重、对生活的信念、爱人及为人所爱的天真需求、尚不明确,但已十分坚定的道德信念,所有这一切都在他的心目中动摇了。这是心灵彻底的崩溃,他被一股暴力碾碎了;他无法保护自己幸免于难。他透不过气来,以为快要死了。他全身发僵,内心无望地抗拒着。他用拳头、双脚、和头朝墙乱顶乱撞,神经质似的嚎叫着,在家具上撞得伤痕处处……”
   通常我们总是说:“人为什么要长大?长大烦恼就多了,小时候无忧无虑的多让人羡慕啊!”这是长大了的我们说的话,而我们在主人公早熟的那个年龄恐怕依然还在“无忧无虑”呢!主人公自少谙事起就痛恨他的爸爸太自私,没有家庭责任心,这从书中一家人在饭桌上的不同表现可以看出来——酒鬼父亲把一盆菜拨了一半放在自己碗里只顾吃自己的;妈妈把剩下的一半全让给三个孩子,自己不吃;主人公懂事且心疼妈妈,把自己的一份让给贪吃的弟弟。这里有主人公的心境描写“……他恨父亲从不想到他们,甚至都没想到过他把他们的那份也吃掉了!他饿极了,对他也恨极了,真想明明白白把实情都告诉他;可他的自尊心特强,他觉得只要自己尚未自立更生,就没有那个权力。父亲拿走他的这块面包是他自己挣的;他本人一无所有,对大家都是一个包袱,他没有说话的份儿。也许以后他会有权说,如果真有以后的话……”
   主人公这时候,大约是六七岁的光景。孩子毕竟是孩子,虽然他有痛恨父亲的想法,但无可否认,他需要父爱。他崇拜父亲的能歌善舞,他受不了母亲的忧伤。他需要欢乐的空间,这一切父亲可以满足他。这并不矛盾,在这里,作者给了剖解——“这是孩子本能的需要……当人们承认实现自己的愿望、满足自己的虚荣已力不从心时,作为孩子,他们便寄希望于父母,而被生活所征服的大人却反过来又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了。对孩子而言,父母是他们理想中的人,可以保护他们,为他们争气。对父母而言,孩子将成为他们理想中的人;在这种为自己利益着想的自负的愿望之中,爱和自私 在心理上得到完美的统一,使人心里陶陶然如沐甘霖。”
   主人公的童年显然并不美好,在今天的多数小孩看来,那种生活环境也许陌生,但是那种心境,那种同主人公一样的倔强个性(也可以说是任性吧)是应该相同的。不知道别人如何,反正我小时候受了委屈,无处渲泄的表现就是同书中主人公一样去“撞墙”——从出生至三四岁,这时候思想和大脑一片空白,当然“无忧无虑”;从四五岁以后,慢慢地对周围开始有了记忆,人世间的事物就如影像一样开始在大脑中放映,身边亲人的举动,就是“人之初”善与恶细胞核的初造模型。我从来就对“命运”之说怀疑,但又不能不承认:不同环境下成长的小孩,长大后的命运就是不同。虽然如此,但是我们不会屈服先天注定的命运,就像书中的主人公,在茫茫的大海黑暗中奋力地找寻光明的彼岸!我们在苦难的童年中长大,也许是不幸的,但公平的上帝会让逆境中崛起的人们多一份思想和智慧。这是那些顺境中开怀的人们所缺失的……!
  
  

原创[胡杨论剑]    查看回帖   回  复   


传统媒体或网络媒体转载请注明转自“胡杨林”(www.my510.cn),并付给作者稿费,否则即为侵权。